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296篇
科学研究   115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104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试图对统筹兼顾方法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粗浅的梳理,从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结构相结合的角度对统筹兼顾方法的哲学基础、理论渊源、价值特色及用以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避免目前单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研究的局限.  相似文献   
62.
骈散结合之美的生成有其多方面的依据.先秦圣贤典籍中的骈散同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奇偶共存是骈散结合美生成的原始生发依据;文章写作论中讲究骈散并用是骈散结合美的理论生成依据;创作实践中的成败经验是骈散结合美的现实生成依据.  相似文献   
6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学科门类的细化,学时不断地缩短,要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适应当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文章从当前的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64.
论数字资源整合的方法与技术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资源整合在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域的迅速发展不仅有深刻的实践动因,也有深厚的方法和技术的支撑。哲学方法、系统论方法和知识组织方法是数字资源整合的重要方法基础。支持知识整合的主要技术包括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推理和知识共享等。  相似文献   
65.
论图书馆工作应以读者为本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读者的要求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以读者为本”的办馆思想,将逐步融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之中,成为引领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6.
话语系统中以“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是我国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标志。社会文化的转型及传统师范教育的弊端,使教师教育在我国的出现具有其现实基础。借鉴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做法,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新形象进行设计的过程即是我国师范教育如何向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
“探究———发现”教学指注重调动学生探究动机、促进知识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教学。其基本理念包括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学习是一种探究过程 ;学生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收集信息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反思交流五个基本阶段。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以多媒体技术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8.
被外界称为国有化的山西省煤炭兼并重组工作自实施以来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整理归纳2008-2009年山西煤炭国有化有关文件,山西煤炭国有化主要体现在政策出台背景、政策制定依据、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6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侵权领域内规定“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司法解释的规范依据。但是,理论界和审判实践对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问题存在争论。应正确认识与运用补充赔偿责任,将补充赔偿责任的研究定位于侵权法领域中。本文结合司法案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补充赔偿责任适用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70.
被胁迫行为是英美刑法中的一种合法辩护事由。只要符合一定条件构成被迫行为,就应免除行为 人的罪责(应处以死刑的叛国罪与谋杀罪除外)。本文通过对被迫行为免责的理论依据及成立条件的分析。论证 了其合理性,并进而揭示了其对我国胁从犯刑事责任立法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