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20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9世纪的英国是父权制统治的时代,即男性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利,而女性大都处于受压迫的地位。然而,依据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以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为文本,在深入研究男主人公瓦尔特·莫瑞尔的生活历程和解构其男性权威的过程中,西方世界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原则中所固有的一个单项统治另一单项的秩序、价值和逻辑的特征遭遇了彻底的挑战和颠覆。在缺失代替了存在而处于主导地位,本来的主次角色发生了转换之后,也就确立了父权制在压迫女性的同时,对男性自身也是一种束缚,甚至将他们推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2.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以虚实相间的手法颠覆了日本传统私小说式的叙事方式,敏锐地捕捉都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困惑,通过空间的异化设置来反复审视都市内部精神世界的构造与真相。在现实与虚幻、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中,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呈现出多维度的立体感,在都市空间的切换过程中迫近都市人内心的真实镜像。同时,村上春树作为一个都市人,不仅享受都市的多元与繁华,更深切地体认到现代社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断裂与偏离。《挪威的森林》中二元空间的彰显,无疑从精神层面关照了都市化进程下人的状态及都市的困惑。而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3.
旅美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抗争历程,她不仅承受战争带来的困苦,更要忍受来自男权的压迫,她对命运的抗争诠释了解构主义对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文章从主人公玛丽雅姆的生命历程及其对男权的抗争入手,以解构理论为视角,结合女性主义知识论,分析其对男性权力由崇拜到怀疑以致否定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模式化、固定化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追求新地位、新命运的新阿富汗女性文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4.
以商标的二值化图片作为商标的形状特征,待辨识图案经过一系列预处理过程(包括商标图案的分割和定,图片大小调整)之后,以点对点比对方式与作为模板的标准图片进行比较,通过得到最大相似程度的方式来进行商标图片分类。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二值化图片作为商标图案的形状特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康宏伟 《海外英语》2012,(2):192-193
"Everyday Use" is well-known story written by Alice Walker, who is a very famous black female writer.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using the decontructionism strategy to dismantle the binary oppositions of the story. The binary oppositions are "Pretty VS. Ugly, Civilized VS. Unenlightened, Hang VS. Use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VS. Non-mainstream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no culture can be defeated and each culture needs to be passed on. Different cultures should respect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06.
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是高等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运用二元函数连续、可导、可微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对二元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与一元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7.
索绪尔在1906年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到1911年连续讲了三个教程。这三个教程都没有完整的讲稿。1913年索绪尔逝世后,他的学生巴利和塞什艾根据很多同学的笔记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文章拟从"下棋"的比喻及其所关涉的诸如语言与言语、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共时态与历史态的二元对立思想以及语言价值论的思想等方面来探讨索绪尔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08.
各民族的史诗创作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民族审美倾向,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特质,该民族的远古史诗为我们提供了最为明晰的透视视角。本文拟就从蒙古族史诗的二元特征入手,从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的共存、虚实结合的艺术描写手法、人物塑造上的二元特征入手,阐释与比较蒙古族史诗的文化特征和文学审美的独特走向。  相似文献   
109.
What is reconciliation? A source of historical puzzlement and contemporary controversy over how to make history, this question asks after those words which constitute a beginning (again), that moment in which endless cycles of conflict give way to the hope for “unity in difference.” Concerned with the dynamics of its operation, the present essay contends that reconciliation is a rhetorical concept, a performance and norm of rhetorical practice that transcends violence less than it turns its historical justification toward mutual oppositions that call for(th) the character (ethos) of understanding. A challenge to both the logic and politics of identity, an opposing and relating of that which is held to be exclusive, reconciliation is thus difficult to define. From a reading of the concept's history, I investigate this definitional puzzle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how the substance of reconciliation appears within its potential, the capacity to open a time for expression, invent the grounds for speech-action, and abide in the risks that attend the power to name. To make new in relation, reconciliation's promise demands significant faith in the works of words.  相似文献   
1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体制方面、立法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方面都还很不完善.这就使得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民的现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衣原因是中国二元的社会结构.因此.我国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从立法、体制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从体制上逐步摆脱二元的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最终使广大农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