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教育   7912篇
科学研究   48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78篇
综合类   74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913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atterns of technology ownership and usage, as well as skills with and preferences for various technologies, affect the college experience (Educause 2012). Students at a commuter campus of a large Midwestern public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about technology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94%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echnology had the potential to benefit learning and 85% thought it was central to their academic success. Students credited technology-enhanced courses with increased and 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instructors, the ability to better manage course activities and expanded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e and reinforcement. Students’ prior experiences with a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affecte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their subsequent beliefs about the benefits of its use in their university courses. Implications for administrators who make decisions about faculty development, student retention and funding for technology-enhanced course offer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2.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为手段,以实现校园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作用是隐性和潜在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就高校而言,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职能和作用,以党政工共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构建和谐校园,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语义和语势的连贯、流畅,是汉语话语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从话语组织的角度来看文气和语势,则通常是以语义重心的明晰和前后衔接的自如为基本原则的。需要指出的所谓语义重心的明晰和前后衔接的自如,仅仅是基本的原则要求而已。在具体的言语表达实践中,语体的多样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和主体情致的复杂性等因素,都决定了话语组织方式的灵活性以及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75.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我国在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中,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和谐教育除了平衡教育结构外,还要着力进行和谐校园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徐渭《玄抄类摘序说》进行解析 :一、由于明朝整个时代的文化心理与社会文艺心态扭曲变形造成了明朝书坛日趋萎靡的书风 ,针对这个书法历史现状 ,徐渭提出此论。二、对徐渭书论中提出的雷太简“江声中笔法何从来哉”进行剖析 ,解释徐渭书论中所指出“悟”和“书神为最”与我国哲学的关系。三、从书法论著的发展史角度来分析“心为上 ,书神为最”这个书法论点 ,以及徐渭《玄抄类摘序说》的学术意义 ,阐述笔者所理解的书法本质、书法精神境界、审美境界和书法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7.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古代文学表现的基本精神,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即:“大一统”思想指导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在“民为邦本”基础上的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以追求完美为前提的忧患意识。如果从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观察河南文学,可以明显地看出,以赵宋王朝的建立为界,前后可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在前一阶段中,河南文学的发展与全国文学的发展是同步前进的,其主要形式是诗、文,主要内容是抒情与明理。在后一阶段中,河南文学的发展与全国文学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在这个阶段中,全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叙事文学逐渐占据主流位置,传统的诗、文降居次要地位。而河南文学的发展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倾向,以至于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8.
在分析了传统的PPPOE和Web/Portal认证方式在局域网上存在的问题后 ,介绍了新的认证协议80 2 1x ,并给出利用 80 2 1x对校园网络进行优化的应用实例 .  相似文献   
79.
该文对学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校园网开展信息服务 ,充分开发、利用馆藏期刊文献资源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提高期刊的利用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文化建设,进一步探讨、研究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对促进体育教学与体育传播,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及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