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当地回族的风俗习惯,以民族志的形式对张秋镇穆斯林的结婚仪式进行了详细表述。通过婚前三天的细节描述,对当地穆斯林的礼节和程序进行了细致介绍和描述。因为受有关禁忌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展现出来不同的仪式程序,从而对这一地区的回族婚礼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个性作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52.
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对日本茶道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等,分析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所蕴含的各自的民族特性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3.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民俗、礼俗都有一定程度的折射。《诗经》婚恋诗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媒妁之约与自由恋爱共存的婚恋结合方式;"六礼成婚"是主流的婚姻模式,而"仲春之会"则是在特殊条件下的手段及补充;同时存在媵妾制与一夫一妻制并举的婚姻模式。本文试从这些诗歌表现的多元的恋爱状态以及婚姻模式来展现周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婚姻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54.
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不仅依靠政治、法律,也注重发挥德礼教化的功能。乡饮酒礼作为对民众进行教化的重要方式,源于西周,此后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清朝虽是少数民族政权,却继承发展了乡饮酒礼,并对其程序、作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清朝统治者极为重视官员在乡饮酒礼中发挥的作用,明确规定官员在此活动中的职责。乡饮酒礼不仅是一种礼仪活动,也是清政府对民众进行德礼教化、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具有显著的政治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55.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的措施组织、动员和鼓舞群众。其中,群众大会是民众认同的革命场景,革命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群众大会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苏维埃时期,中共对如何召开群众大会制订出一些原则性规定并逐步加以完善。群众大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仪式,在今天的农村仍然是极为有效的群众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56.
蒙古人的人生仪礼食俗主要有诞生食俗、婚事食俗、寿庆食俗、丧事食俗和其它食俗等。其共同特征是邀至亲朋好友参加,宾客必须备礼品,主人循例设答谢等,其礼节繁缛讲究。本文就蒙古人的婚礼食俗做一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57.
荀子礼论     
苟子认为,礼为“人道之极”,是做人的头等大事。礼是日常生活起居的习俗,标志着文明与进步;礼是构成社会等级的标准,用以区分人群的高低贵贱;礼具有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人们“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要求统治者“隆礼贵义”,因此礼从形成概念之日起,就成为人们正身与治世的原则。荀子对礼的本质、起源、内容与作用作了异于前人的阐释,使礼的意义超出了其前孔子的仁本。  相似文献   
5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同时结合实践进行总结,梳理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和传统以及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筹备历程,分析论述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作用以及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策划的关键因素,从而总结出第29届奥运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筹办奥运会及大型赛事产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59.
全面分析了威宁中水梨园等三个地点出土的墓葬的葬俗、时代及其文化内涵,加深了对贵州西部汉代青铜文化“中水类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与历代统治者重视文化礼制的建设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历代统治者所以重视文化礼制的建设工作,根本原因在于礼仪教化使得封建统治不再抽象,反而具体起来,具有可操作性,封建统治也变得容易起来。文化礼制属于儒家文化的范畴,它的建设复杂繁重而且浩大,要求参与的人员必须在儒学方面都是专家。在唐代,国子监的监官和学官在儒学方面都是博学之士,积极参与封建国家的文化礼制建设工作既是统治者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当时,国子监的监官和学官们都自始至终地积极参与了封建国家的文化礼制建设工作,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参与礼法的讨论与制订;第二,积极参与封禅礼、禘袷礼、明堂礼、凶礼等具体礼仪的讨论与制订,在封建国家的文化礼制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