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595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67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谭嗣同是清末杰出的社会改革家 ,面临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局 ,提出了“大变、快变、全变”的激进变革观。谭氏过激的变革思想并不能改造中国 ,流于破产 ,最终以身殉法。它的不可行性值得后人去探析 ,对今天的中国深化改革是一种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2.
从法治的角度来说,在一切社会意识中,宪法意识为最高意识,它是社会意识中的核心部分。本文探讨了宪法意识缺位的表现、原因,最后又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93.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T) play a criticalrole in transform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redefining the role of bureaucracy in ademocratic society. New applications of ITbring great promises for government, but at thesame time raise concerns about administrativepower and its abuse. Using 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s the centralexample,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philosophicalunderpinnings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an ethicaldiscourse in IT for public serviceprofessionals. Such ethical discourse must bebased on upholding the democratic values andpreserving the institutional integrity of ITprofessionals in public office.  相似文献   
994.
教育与民主、教育与国家是各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本源性论题。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赫斯利普在研究教育民主、民主国家中的教育角色等领域颇有建树。基于新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自由主义国家观,赫斯利普主张民主国家中教育道德角色的普遍模式涉及教育作为民主国家的社会机构的角色以及教育在民主国家中的道德责任,且两者具有一致性。民主国家中教育道德角色的扮演可以通过课程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等得以体现。赫斯利普的教育在民主国家中的道德角色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为我们思考当下的教育与民主、教育与国家发展等深层次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995.
张謇和许鼎霖是实业救国的力行者,政治活动的同路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曾走过苦读诗书、科举应试的道路,都曾有过蒙怨受辱、家道中落的遭遇。面对列强侵略、国势危殆的严峻现实,张謇与许鼎霖都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实业,以救亡图存,造福桑梓,但许鼎霖成绩稍逊。他们都积极参加清末的立宪运动,但张謇更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转而支持共和,为中华民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6.
政治文化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主缺失的封建政治文化。"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宗法伦理思想的强化、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个体义务片面强调,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新的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基本法是在总结《魏玛宪法》失败的教训和第三帝国的反面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张扬人权保障的同时,它还在条款中设置了自卫型民主的装置,高扬自由民主的价值。联邦宪法法院是基本法专职的守护者,在判决中它发展了一系列为司法实务所接受的理论,其中有的超越了国家利益,具有国际意义。一体化中出现的欧洲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则从另一个角度守护着基本法。但是,无论如何,正如卢梭所言,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的。  相似文献   
998.
自由与权威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两者在价值上存在着天然的张力,这种张力所造成的悖论是任何一个现代宪法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泰国近年来频繁的政局变动就是例证。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厘清自由、民主与权威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系统探讨三者在逻辑上和实践中的张力关系,得出自由与权威的调和是解决宪法政府悖论的关键,这一结论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差和分歧,如辛亥革命的阶段划分、历史意义、袁世凯的篡权、辛亥革命中立宪派的认识等。只有正确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00.
陈敬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2):41-43,54
政治发展的路径问题,即政治发展采用什么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促进政治发展的方式、手段有两种:一是政治革命,一是政治改革和改良。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有革命也有改革,中国的政治革命和改革是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他们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本文就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进行的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明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