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许多国家研制的训练大纲或训练模式中,都用助跑贡献率作为检验运动员标枪技术实效性的标准与方法。为了提高我院掷标枪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标枪技术,笔者对我院学生掷标枪技术的教学中进行了助跑贡献率的实验研究。结果为以助跑贡献率的大小作为体院标枪技术教学实效性和技评考核的衡量标准是客观准确的。教学的重点应以提高学生技术为主,而提高助跑贡献率,则是改进技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2.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在很多方面存有差异,不过在瑕疵履行时又会发生竞合.当下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义务基础被统一起来,差别日趋减弱.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差别理论在立法上应给以弱化.我国合同法关于责任竞合的理论并不能给当事人以充分的救济,违约责任下应给予因一方违约而致另一方财产损失、人身伤害乃至精神损害的当事人救济.对于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应予检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73.
当前学术界对于作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存在争议,笔认为对于直接侵犯作权的行为。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部分直接侵权及间接侵权场合也存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考虑到作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借鉴国外已有的成例及TRIPs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在直接侵权并给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仍需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74.
浅议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人格权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中的反映。传统人格权法不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利益,民法应当规定环境人格权,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环境人格权。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末以来,Napster为代表的P2P软件的迅速兴盛,导致P2P技术迅猛发展并打破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格局,同时在版权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侵权与反侵权的较量.本文在详细解读P2P技术的基础上,从与P2P技术有关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自应负的版权侵权责任等方面,对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问题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对人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人获得权利救济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存在诸多分歧的疑难问题;通过对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的剖析,从而在实务上落实侵权赔偿方式及赔偿额的确定,有利完善我国著作权的立法及著作权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77.
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交易的一种交易形式,在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相应地给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问题。作为网上证券交易发展历史较短的我国,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实践逐步增多,其中的民事侵权行为也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自身的特点,相应的民事侵权的立法和司法的完善就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78.
P2P软件使用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秀莲 《现代情报》2005,25(8):8-10
P2P软件在Internet上的广泛使用给网络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作品版权侵权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探讨了P2P使用用户的行为性质,提出了不仅适用于音乐作品,也适用于文学、芙术、虚拟数字资源等作品版权保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9.
我国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夫妻间侵权责任,这造成了执法与守法的无所适从。从国外的立法状况与司法实践经验来看,建立我国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由此提出我国夫妻间侵权责任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论婚内强迫性行为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内强迫性行为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对其性质的认定众说纷纭。从现行法律和法学理论两个角度探讨婚内强迫性行为的性质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婚内强迫性行为可以构成侵权,亦可构成犯罪,关键是把握好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