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3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教育   16972篇
科学研究   1566篇
各国文化   201篇
体育   1081篇
综合类   1416篇
文化理论   130篇
信息传播   18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741篇
  2014年   1754篇
  2013年   2039篇
  2012年   2143篇
  2011年   2043篇
  2010年   1554篇
  2009年   1275篇
  2008年   1473篇
  2007年   1688篇
  2006年   1507篇
  2005年   1158篇
  2004年   966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全球化 华夏文明传播的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中 ,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碰撞 ,凸现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 ,成为解决文化冲突和医治各种社会疾患可资借鉴的良方之一。文章还分析了中华文化在新世纪多元化格局中的价值取向 ,指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整合与重构强势 ,吸纳、借鉴、融合外来优秀文化 ,是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的文化视野--课程设计的人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建构体育文化, 从文化视野下重新审视体育课程理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特征、目标,使体育课程更符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凸现时代精神,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从传播学及历史学的角度,对我国体育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针对目前我国体育传播学的学术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体育传播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邺都文化为视角 ,论述了自曹操建都邺城以来各朝代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武事与多民族武术文化的融合及撞击 ,试图廓清当前武术研究中对邺都历史上产生的有影响的武术活动发生地望、时代和人物习武经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之重现邺都武术文化多姿多彩的那段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礼”与“虚静”进行研究,揭示了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旨在启发太极拳练习者健全精神,完善人格,促进其技术的发展、技能的发挥,并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美的文化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论及中华武术美的特征,理所当然少不了武术美的文化性特征。因为武术是在中国文化这一大系统中逐步地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必然要受到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体现在中国哲学、宗教、伦理学以及古典美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一种采用 RS— 2 3 2标准通信接口实现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方法 ,介绍了 Motorola公司提供的通用电平转换芯片 MC1 488和 MC1 489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特点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是广义的文化教育课.这里的"文化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学校体育课程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就是着眼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并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0.
The National Literacy Strategy (NLS) was int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wake of the hotly debated issue of falling educational standards in the UK. All schools were required to adopt the NLS Literacy Hour unless they could show their preferred programme would result in raised levels of achievement. My experience of delivering the Literacy Hour has been a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the needs of my pupils, who are drawn mainly from groups whose language backgrounds differ from that which is dominant in school. I have found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NLS, together with many of the commercial resources used to teach it,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pupils from these groups and a question arose: is it the pupils who are in some way deficient or is it the approach and the resources being used? This article t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use of a commercially produced resource to explore the model of language implicit in NLS, the kinds of resources it generat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is creates failure in pupil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It then considers the New Literacy Stud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n alteration in our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