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教育   6604篇
科学研究   157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56篇
综合类   674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698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626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本文结合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实际,提出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围绕“学导结合”,实施整合教学策略和分层教学策略,并具体分析其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对当前山东教育学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改革思路,以进一步提高学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并希望对其它高校该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高等教育体系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历史角度归纳分析美国、日本、韩国、智利四国在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类型、层次结构、学科结构、高水平大学建设等特征图景和发展趋势,利用就业和升学作为主要动因揭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的经济时期和初步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阶段,应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等体系特征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964.
黄维海  张晓可 《教育与经济》2021,37(1):29-38,49
借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数据,分析70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能及其转换过程。通过数理推导,首先扩展出含有人力资本分布的经济增长模型,然后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动能进行分解,发现实物资本对经济增长始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则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显著促进经济增长,逐渐成为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人力资本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显著作用为前提,分布的平衡化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溢出效应,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不是按照受教育程度“阶梯型”分布,而是“剪刀型”分布。因此,应当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使人力资本积累及其结构更好地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更有效地赋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65.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发展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菊 《中国软科学》2003,(11):22-26,32
本文认为,公共卫生支出不仅是政府干预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手段,而且还通过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与此同时,加强公共卫生支出还可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所带来的健康不平等。  相似文献   
96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济立法,规范市场行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依法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已成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掌握和了解相关经济法律和法规,更好地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6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依托的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减弱,因此竞争优势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是依托比较优势、特色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基本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968.
京津冀科技资源的配置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科技资源的配置情况入手,对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的存量、科技资源的产出以及科技产出的绩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力图清晰地揭示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分化与极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该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9.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衡量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经济增长指数的同时,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区域不平衡性,而且信息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更强。与此同时,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0.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慧文  刘辉 《情报科学》2005,23(3):345-348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国家数字图书馆进行专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效用、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公共产品特性等内容的分析,明显提升了对这一全新的社会服务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作的理解和认识,为完善和优化国家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