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教育   4500篇
科学研究   78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32篇
综合类   42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道家适欲观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精神的堕落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类的精神危机,人类期待着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道家"适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心灵环保"理念,对于解决现代生态危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人类应该重新审视其消费观念,改变其消费方式,重新看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觉选择一种简朴而有节制、更人性化而身心自在的生活,也是对生态保护最有利、最有价值的生活。  相似文献   
22.
色彩课是高师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突出学科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授课环节,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最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3.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生态学原理,根据黔南实际,发展生态产业非常必要和有效。黔南可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生态旅游业,以带动其它生态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壮大黔南经济实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废水排放量和废水的处理状况,探讨了废水利用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当前废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废水资源化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5.
在张载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尊重生命,兼爱万物”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题;“民胞物与”是维系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想原则;“体天下物”是其生态伦理思想所要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26.
广西凌云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结合生态美学、文化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以凌云白毫茶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凌云白毫茶文化的地域性和可变性,对凌云白毫茶、茶文化特征、美学意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凌云山水孕育茶香,树、茶、城、人相互成全,相互发展,共同构建出一个平等、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凌云白毫茶得以从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27.
生态精准扶贫法治保障有利于确保生态精准扶贫的实施及其可持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调研,不足主要体现在生态精准扶贫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参与主体法治意识及权利保障不足和公权力失范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加强生态精准扶贫法律规范体系构建、提升生态精准扶贫各参与主体法治意识、强化生态精准扶贫参与主体权利保障及救济、平衡生态精准扶贫法治调控经济健康发展机制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生态精准扶贫的法治化运作及其成效的持久巩固,为促成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长江下游是中国最早传入玉米并大面积种植的地域之一。自清代康乾年间始至当代,玉米日渐在杭嘉湖、皖南、皖西南和皖东苏西山区传播种植,先后形成约40个县域种植区;玉米在长江下游的传播路径有一点两线;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传种者以棚民为主、土著为辅,当代则是土著和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29.
苔丝勇敢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在默默忍受着悲哀苦难以及男性的压迫,她凭借自己的人格美和精神吸引力,实现了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30.
乡情浓郁的文化之美,至真至善的人性之美,迷朦绰约的诗意之美,构成了汪曾祺小说的情趣之美.平淡无奇的语言,精巧奇妙的构思,感人至深的形象构成了汪氏小说一幅幅清新自然、韵味十足的风情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