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教育   6651篇
科学研究   225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73篇
综合类   80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建立的能源动力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以及该系统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以仿真实验系统为媒介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实际工程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理论课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更注重城市文化的外显性。城市文化形象具有地域性、交融性、集聚性和辐射性。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无形的资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凝聚着城市的灵魂,引导着市民的思维。研究城市文化形象特征,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设计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从认识党所处历史方位出发,试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重大命题的理论依据,论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以病为切入点,分析了林黛玉作为情人、诗人、超世者的独特文化心理构成。以药为线索勾勒了黛玉在贾府地位的变化轨迹。本文注意到贾府中存在大量藏病者这一特殊现象,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5.
从分析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学校体育如何按"生理、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来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6.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人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归纳了排除法,声母辨认法,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3种方法,使古代诗歌爱好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相似文献   
107.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8.
食品厂给排水研究,水资源的选择、水质监测和处理,净化要求的评价和排水排污系统.  相似文献   
109.
巴渝诗鸟瞰     
巴渝诗是巴渝大地孕育、生长的学奇葩,堪称源远流长。具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唐前为滥觞期,唐、宋为鼎盛期,元、明、清则走向衰落。巴渝诗是外籍作家和本土作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巴渝学中的瑰宝,无愧为巴渝化璀璨的明珠,自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不朽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0.
认知性辞格与表达性辞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主要为研究因认知关系改变而形成的辞格提供语言学的方法。首先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三个概念,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表现形式。然后进一步论证所有因认知关系改变而形成的辞格在语言层面上的表面都是为了接纳一个不可能特征,并且分析了“零距/有距”、“隐含/显现”、“直接/间接”、“正向/负向”四种接纳的语义方式。最后,从辞格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出发评论了修辞研究中割裂装饰与本体的传统观念与“功能即形式”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