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2篇
教育   589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语文词典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典的释义机制是人类认知心理机制的一部分。从范畴化和意象图式这两个方面简要分 析,词典释义有两层含义:一是词典编纂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世界作为客体进行分类,一是 词典编纂者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词典释义中最常见的意象图式是部分——整 体图式,其次是中心——边缘图式和系联图式。  相似文献   
92.
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以现代阅读学、阐释学的视野观照当前的学阅读与语教学,是我国当前化和教育领域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意从对古诗《敕勒川》的一种新的解读入手,做一次现代阅读的个案分析,以期引起诸同仁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3.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谷皮实为“榖皮”,是一种造纸和织布的原料。“瘦生”的“生”当为“省”之音借,亦即瘦义。“兰若”除了香草之名以外,唐诗中较多的用例是指佛教的寺院、僧舍。刀剑的许多雅名如“白刃”是由于修辞手法产生的,用训诂的方法来释义,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现代议论文理论的核心“三要素”理论来源于形式逻辑的“证明”理论。将形式逻辑的理论运用于议论文写作 ,丰富了写作学科的理论体系。然而 ,脱胎于“证明”理论的“三要素”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从本质意义上说 ,“三要素”理论就是在推理中证明某一观点的“是”或“不是”。然而事物是非常复杂的 ,常常不能以简单的是或否来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形式逻辑的证明是先有论点 ,然后选择论据的 ,它对论据的选择以是否有利于论点为标准。这从认识论上来说 ,是根本错误的。用“三要素”理论中的“中心论点”说来解释议论文 ,有的解释不通。“三要素”理论只适用于以证明为主的议论文而不甚适用于以阐述为主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95.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僧人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著作。其行文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 ,如“量”、“并”、“刺”、“现”、“既而”、“分数”、“翘勤”、“逶随”等。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辨溯源 ,可见其义或为《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所未收 ,或已收而所举例证较晚 ,或对一些词语的义项加以增补之原因。也体现了《南海寄归内法传》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96.
骊山老母原是道教中的女仙 ,在古代小说中其身份和职能都发生了变化。她从早期的女妖形象逐渐成为令人尊敬的女仙 ,特别是在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 ,她不仅关心女英雄的事业 ,还特别关心她们的婚姻。这一形象的出现 ,曲折地反映了清代妇女对自由生活和自由婚姻的向往。同时 ,骊山老母对自择婚姻行为的支持 ,实际上也是对传统的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97.
对《文心雕龙》书名含义的理解,学者意见多有分歧,但迄今未见有完全精准确当之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错解"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之"岂"的意义和用法;二、错解其前后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此文"岂"实表推测语气,"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意谓:"‘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应该是取‘驺奭之群言雕龙’的意思吧。"  相似文献   
98.
语讳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是,语讳又是社会现象,语讳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语讳赖以存在的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只有联系古代社会和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用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学科的多维视角,才能把握中国古代语讳独特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99.
研究“の”的问题,一直都是日语语法中重要的课题。其中,“の”具有把它前面的部分名词化的功能,此功能体现在句末时,有两种用法,即表示说明和表示否定等范围的用法,并具有承前性、既定性、披露性、强调性等四种意义特性。  相似文献   
100.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