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342篇
科学研究   9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57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对于土地的投资是很普遍的现象。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究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文章认为正是封建社会的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促进了商业资本向土地资本的转化。而商业资本的这种转化是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以理性官僚制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理性官僚制产生的前提条件、存在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揭示了理性官僚制的固有悖论,并提出了在行政环境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理性官僚制进行救治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3.
生态问题是实践美学在新中国诞生以来面临的新问题,生态美学维度是实践美学有待发展的重要部分。笔者将集中于“人的自然化”这一哲学与美学命题,集中于实践美学中“人的自然化”相关研究,围绕生态人文研究中目的合于规律、人类合于自然以及自然它者目的这一中心结论,尝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整体关系做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高校科研组织活动依赖于其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互动关系的基本特性实现,与其基本关系的确定性、一致性、差异性等深层机理活动有关;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管理必须坚持关系互动原则,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75.
《野草》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也展示了其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解读,挖掘《野草》的思想内涵,可以重新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时的心灵历程,进而感受《野草》中所蕴涵的生命的哲学,提高对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6.
审美现代性是一个有多重内涵的理论范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借此思想场域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现实,发掘在化艺术领域进行政治抵抗的思想资源。政治化与审美化的共谋与张力,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审美现代性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77.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家在完成“三一律”、重解“卡塔西斯”和创立悲喜混杂剧体诗等方面,对于西方传统 戏剧原则作出了突破和修正,此举从表面看似乎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一代文艺复兴思 想家乃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身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78.
论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全球化给中国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在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构想,这一构想将是未来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要很好地将这样的德育内容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德育中,就必须摒弃原来的功利主义的德育观,运用美育来促进德育,在美育和艺术教育中完成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在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层面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9.
企业正式制度安排下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与创新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毅  方润生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02-205
基于企业正式制度的目标和任务,分析了企业正式制度下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控制权状态下各行为主体的创新特征,阐述了官方活动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0.
文人画家是有士大夫气息,高蹈于山林、胸中有气味的中国传统文人精英。文人画家历来鄙视专业画家与画工。戏剧票友视戏剧为修身养性的雅趣,是娱己娱人的享乐方式,其内心视那些专业戏剧演员为“戏子”、“贱业”。文人画家与戏剧票友利用自己话语霸权把他们的审美好恶强加给了绘画和戏剧,并影响了绘画与戏剧艺术的发展,从而造就了文人画家与戏剧票友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取向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