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956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导入是体育课教学的一种手段,对于学生的注意力的转移、情绪的迁移、唤起学习动机,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章从6个方面论述了导入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992.
分析市场经济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成因 ,从构建高校德育工作管理和教育机制、强化工作载体、优化育人环境入手 ,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提出,课程导学的主要任务有信息沟通、方法指导、内容指导、思想交流、支持服务;其重点有集中面授指导、作业指导、个别化指导、期末复习考前指导;在各重点任务中均有难点。  相似文献   
994.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和谐理念或思想,在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中源远流长,极有探索、研究的价值。这样认识符合人们认识和研究历史的规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文化所要求的。我国古代以民为本、义利相和、社会分工、生财节用、保护生物资源等等,都蕴涵丰富、深刻的和谐因子。如果把和谐作为社会发展规律对待,这种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95.
全球化进程不仅在经济上对我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且在文化上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极有可能使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文章分析了发生这种结构性变化的原因,并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完善和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在这种结构性变化中保持我国文化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是《植物生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实验课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使实验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助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协作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997.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坚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包括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重视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98.
90年代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当代文学批评对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当下性回应,它不仅是现代性新意识形态召唤下的批评话语实践,也是批评在冲决语言牢笼之后进行文化突围的产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文本再生产的文化研究,将文学批评从审美自律的狭隘场域中解放出来,在现代性的话语实践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深描测绘,让批评迈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999.
陈功平 《娄底师专学报》2006,(4):133-134,155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知荣明耻,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自强不息,报效祖国。我们要拓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与形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首先考察了“科教治国”(或曰“科教立国”、“科教富国”、“科教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在英、美、日、中等国的具体表现,然后论证了该现象的历史必然性,意在深化国人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