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6902篇
科学研究   480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757篇
综合类   71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1267篇
  2006年   1284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简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现实诉求和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价值诉求,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成果。  相似文献   
202.
科学技术与人工自然是人创造物,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时代选择,有利于这一过程的时代要素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新时期荣辱观的伦理道德纯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深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坚持、构建和谐世界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和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4.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和谐思维与现实国情相互结合的产物。今天,了解和谐思维、和谐思维的哲学基础以及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5.
丁锦宏 《中国德育》2006,1(7):25-29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背负太多期望,德育目标呈现“高”、“大”、“全”倾向,而现实的教育效果可能连“底线”目标都无法达到。进入公民社会时代,学校德育应当把培养合格、负责任的公民作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6.
本文从暴利行为的表现,揭示这一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认为要更好的打击和制止暴利,需要完善立法,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7.
经世学派试图通过提倡“经世之学”来挽救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或寻找社会发展的新的出路。他们揭露黑暗、评击时政、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关心国计民生,要求改革。相对当时清朝官方提倡的“宋学”和“汉学”,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意义。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他们立足现实,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开近代学术之风气,对后来的洋务思潮和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发轫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8.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 ,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小说形式。中、日私小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日本私小说的“自我”是自我封闭、不求进取 ,向内深深的反省 ;而中国私小说中的“自我”却在喟叹感伤中潜伏着进取、反抗、并伺机向外扩张个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作家的个人境遇、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9.
犯罪社会对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犯罪对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治本之策。探讨犯罪社会对策的历史源流,深入分析犯罪社会对策基本体系的类型与结构,提出并论证和谐社会犯罪社会对策应具有的功能,对妥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0.
1934年国民党在江西开展了农村服务运动。当时的民国江西农村工作者,从管教养卫四个方面开展农村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一套以政府主导、服务农村为特点的传统乡村社会改造模式,力图从多方面推动江西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尽管这种模式有其难以解开的死结,但仍是值得今天借鉴的农村改造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