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9篇
教育   1176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1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乳清蛋白与运动营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当今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通膳食蛋白质的质量已不能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乳清蛋白是一类利用先进工艺从牛奶中提取的蛋白质,它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长时问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供应;促进蛋白合成和肌肉增长;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延缓中枢疲劳,乳清蛋白是一种理想的运动营养食品,它在运动营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论述几种常见“冷桥”发生的位置和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3.
针对不同温度脉冲进口条件对非傅立叶导热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模拟 ,数值预示了不同脉冲形式 ,以及不同脉冲频率产生的不同的非傅立叶导热特征 ;同时也数值预示了同一种脉冲作用下 ,热波导热、非傅立叶导热和傅立叶扩散的差别  相似文献   
84.
依据热阻网络法所建立的槽形抛物镜——管簇结构腔体式吸收器太阳能集热器的稳态分析模型,和文中建立的集热器气象分区模型,在已知各种气象资料的前提下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各地区进行了一年各月热性能对比的气象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85.
微小型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毛细管结构变化会影响其性能这一问题,对毛细管截面为正方形和正三角形,水力直径为1mm左右的微小型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角管脉动热管底加热时的性能明显优于顶加热;正方形截面角管水平放置也能够运行;三角形截面脉动热管的热阻比正方形截面脉动热管的热阻更低。脉动热管在水力直径为1.5mm时比1mm时的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86.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生物医学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刚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5):362-364,361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分析技术。文章介绍了研究它的目的和意义,重点介绍它的研制过程和研究内容以及生物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87.
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近地层气象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1998-2003年7、8月份的北京市10个气象台站和一个自动台站观测资料以及大气所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对北京市的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气象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现象明显,1998-2003年期间平均热岛强度达到1.64℃;强热岛主要发生在夜间,02时的平均热岛强度为2.62℃。而白天城市热岛减弱较快,14时的平均强度为0.6℃,有时甚至会出现冷岛现象;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城市热岛强度>2℃的天数也在逐年增加,最强时可达9℃;当热岛强度很强时,北京市近地层的风场会出现较明显的热岛环流(辐合),且风速较小(<2m/s)。结合大气所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可以发现:城市强热岛出现时,北京市的大气边界层逆温不仅强,而且逆温层顶较高。  相似文献   
88.
微型钢管外表面温度场可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测量微管外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并解决沿微管轴向导热对微管内部对流换热的影响,本文首次把非接触式测量温度方法引入到微尺度实验中。本次研究搭建了能够进行气体、液体流动与换热的微流动实验台,用蒸馏水作为工质,采用红外成像仪加专用红外放大镜头对微型钢管表面温度场作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得到了在Re数不变时,不同加热功率下内直径为168µm和外直径为406µm微型钢管外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图,进而能得到了沿轴向温度对沿轴向长度的二次导数。建立简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推导获得了沿轴向的导热对内部对流换热的关系式。实验与理论推导结果表明,在微圆管单相流情况下,其轴向的导热对管内对流换热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9.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采用微阵列方法,对样品中蛋白质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分析的技术。它不仅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临床应用中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测的新手段,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与人类健康更加贴近的应用领域。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固相基质和蛋白质的固定、信号检测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0.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耦合模型 ,它模拟的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第二个模型为一维 3层的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此模型成功用于模拟 1 998— 2 0 0 3年度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深层入渗和蒸散过程 ;第三个模型为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模型 ,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而建立 ,本模型可以监测区域地表的干旱状况 ,用于估算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