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24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艺载体,其言语成品大都具有叙述、描写和体验等功能,使得文艺载体的语体特征表现为形象性、情意性、创新性和音乐性。文章主要就文艺载体的语体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2.
文史关系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命题,中国现代诸多史家对此作了多角度和层面的继承与发展。翦伯赞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原因,并大量引用文学作品来论证和阐释历史,开拓了"引文入史"的治史新径。他发扬"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传统,强调历史书写的文学性,写出许多文采飞扬和饱含激情的经典史作与历史散文。同中国现代其它史家相比,翦伯赞所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色鲜明,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53.
本从“异元批评”的存在入手,指出“异元批评”使得在批评同一对象时,不仅见解迥然有别,而且批评的各方无法对话。随着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批评家期盼在学批评领域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实现批评沟通。对话批评需要一定的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学和学批评的共识。前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后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之间以学本为中介共同探讨人类的价值问题。为了进行对话批评,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  相似文献   
54.
《文选》诗以"类"相分的形成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之前的总集录诗或学理论诗,多以“体”相分,而《选》录诗首创以内容之“类”相分《选》诗以“类”相分,或起自乐府分类,或受到类书影响。《选》之后的类书及诸总集,如唐代类书《艺类聚》、《初学论》及唐代总集《馆词林》、宋代总集《苑英华》所录诗,都是以“类”相分,印证了《选》诗以“类”相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学情态是学作品所蕴涵的情感运动形态,能表现或暗示情感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因而颇具人本主义思想,也颇具研究价值。还因它对人影响很大,故我们理当正确把握它。  相似文献   
56.
文学批评中语体风格的不同表现取决于批评家的“写作”姿态,批评家对于文学观念、人格追求、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不同侧重导致了文学批评在语言色调和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可以看出,批评的语体风格是由“叙述”性走向了“描绘”性,从语体风格所体现出来的视角特征中,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批评家的“写作”姿态,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促使批评视角转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7.
关于文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用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文学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充分体现了自由性和灵活性。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的不同,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形成了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符号,使人们在文学的艺术殿堂里,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8.
在鲁迅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孤独形象群未曾引起学研究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大缺失。孤独形象值得挖掘,因为他们有其化价值。从孤独类型及其化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关注,可以充分揭示孤独的形象世界。  相似文献   
59.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dream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strictures of language or the conscious mind, and in its insistently disobedient character, is unwilling to submit to the demands of a deliberate and conscious curriculum. Indeed, we might say that what dreams represent is the absence of education itself, and a mobile energy antithetical to a fantasy of smoothly functioning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dreaming’s place in education through two intertwined lenses: the conceptual and the literary. First, we intersperse throughout our paper excerpts from an untitled fictional narrative about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beaten up, and whose teacher is unable to see their bruises, as they embark on the precarious task of expressing their dreaming, creative selves. We also tur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in particular, Thomas Ogden’s theory of dream thinking)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enetrable nature of the dream, and ask how such qualities of unrepresentability might challenge our desires for answerable questions and legible answers. We end this piece with a recogni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shared experienc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y also support a place for dreams.  相似文献   
60.
笔是相对史笔而言的。司马迁撰述《史记》,既用史笔也用笔。史笔旨在考信去伪,直言录实;笔旨在拟虚补罅,饰词运事。笔在《史记》中的运用相当广泛,大抵体现于五个方面,即猎奇述异、夸张渲染、拟话代言、议论抒情和细节描写。笔的运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使《史记》在雄踞史坛崇高地位的同时,也迈进了多姿多彩、绚丽灿烂的学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