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24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在开始流行“代际”命名之前,最后一个有特色的命名就是“个人化”写作。而从1993年之前的创作情况看“,个人化”写作与“新写实”小说交叉互动,占据了当时文学创作主流。后来“,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人物陈染的写作日益陷入困境,而“新写实”的干将都纷纷投诚影视。仔细考量,陈染与“新写实”小说之间的现实联系、与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历史联系千丝万缕。“个人化”文学思潮成为反思当代文学批评、反思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992.
鲁迅思想、鲁迅精神,当然包括鲁迅作品,早已越出了地域界限、民族界限,传到四面八方、深入到各族人民心里;鲁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鲁迅.因此本文将从"鲁迅与蒙古族当代文学"这一角度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93.
狂欢化既是精神化现象,更是学创作现象。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狂欢及审美转换,对两性禁锢和命运竭蹶的不屈抗争。其狂欢化叙事的精神内涵是建立在恶与孤独的背景之上的。二月河的创作实践说明,消费社会给历史小说创作提示了内涵丰富的表现方式、价值取向和反思资源,对于流行价值观念和普通读欣赏习惯的关注与认可,是学和化符号生产大有作为的前提,狂欢化书写在给人带来富有活力的感觉方式的同时,也昭示了我们这个转型时代学所应追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994.
茅坤是明朝"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文钞>是现存的第一部八大家文选,并成为当时科考的教科书.茅坤选评八大家文钞的目的,一是标举文以明道的文统;二是要明八大家行文之法,作为范式.茅坤论文形式上重视脉络勾画,内容上强调直抒胸臆、本色自然,同时对风格、意境亦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文学翻译非常讲求达意传神,林语堂先生英译沈复的《浮生六记》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译文遣词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句子表达方面,如人物刻画,风景描写等与原文和谐一致,因而读来清新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至今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96.
徐渭是明清大写意画派的开山大师。他的绘画艺术是我国人画发展到明代的一个新的突破。徐渭的绘画风格,或说在他绘画中体现的人格特征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深刻的悲剧性;二是狂放的个性化。这都源于他那坎坷的一生。  相似文献   
997.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及人生,具有强烈的"立人"功能.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找出作品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契合点,把作品的生命命题变成学生的生命命题,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照出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使文学作品走进学生内心,陶冶情感与心灵,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以释放、生命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文学作品教学的生命关怀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主旋律文学”是一种文学命题,它包含着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求的主题内涵,强调丰富多彩的审美表现形态,主张“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相辅相成。“主旋律文学”是一种艺术原则,它呈现出规范性和主导性、道德自律性和意识形态化、宽容必玫整合性等理性特征。“主旋律文学”作为一种创作存在,由于其最终价值目标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在创作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充分体现出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99.
在新时期的文学批评中,王蒙以其多达二百万字的批评文字构成一个相当显豁的“王蒙现象”。王蒙文学批评是作家的艺术感觉与批评家的理性维度有机结合的产物。首先,王蒙拥有一种以“人学”为核心同时又包容了社会、文化与生命这三个层面的开放性文学观。其次,王蒙的文学批评既表现了一种鲜明的问题意识,也体现出了一种敏锐独特的艺术感受能力。第三,王蒙在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既尝试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批评形式,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个性化批评话语风格  相似文献   
1000.
文艺传播是横亘于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之间的一个审美中介,是完整文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播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接受效果的差异。文章在介绍西方现代传播学与文化传播理论的基础上,考察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传播行为及观念,以发现人类传播的演变轨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指出文艺传播方式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反映了其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文艺传播的进步,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发生双向互动;新世纪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更应理解和运用好文艺传播这一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