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篇
  免费   6篇
教育   1980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9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英语爱情诗歌中有诸多形象生动的意象,探讨英语爱情诗歌中几种常见的意象,力求为英语爱情诗的学习和鉴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分析某校在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提出引导对策: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让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学生。  相似文献   
63.
《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的生命是短暂的,命运是悲剧的,但她身上具备的美德和爱,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毁灭的。小说体现了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人文情怀和社会使命感,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64.
《秋夜》由两大地点(后园与室内)和五大意象(后园的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室内的小青虫、火)构成。后园和室内决不只是单纯的地点转换,分别象征鲁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深处,这是破译《秋夜》意象象征意义的一个关键。透过意象组成的关系,隐含着怕爱、要爱和对攻击者的反击等三种爱情心理。《野草》后面的散文诗分别承袭了这三种爱情心理。《秋夜》拉开了鲁、许之恋的序幕,是《野草》的序。  相似文献   
65.
运用文献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设计问卷,多次施测修改问卷,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包括功利性、面子性、性爱性、情感性、消遣性和婚姻性六个维度,累计贡献率57.459%,共27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测评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工具。  相似文献   
66.
67.
客家人的婚恋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既有地域的"本土性",又吸收了外来的"现代性";有理想的追求,更有现实的执着。错综复杂,构成了五光十色的世界。《程贤章中短篇小说选》便是这一世界的剪影。  相似文献   
68.
<水浒传>中很少写女性,即使写了几个女性,要么丑陋彪悍,使她们男性化,要么风流淫荡,让她们成为好汉们的刀下鬼,但不能据此认为梁山英雄仇视女性.透过对<水浒>人物武松、石秀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出英雄并非无情种,是梁山泊的那种"非人"生活环境使人无法得到人类正常的情爱,而男女情爱对于维系一个社会或集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梁山向何处去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主题嬗变的角度探讨了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规律。认为女性小说的主题大致经历了传统爱情主题———社会参与主题———寻找“本我”主题的衍进过程。本文分别阐述了三大主题涵盖下的女性小说各自的产生原因、各自的特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的任务 ,并试图以此来探索女性小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体现了当时较为保守的英国社会观念和生活状况。许多读者将小说中的人物莉迪亚的私奔看作应予以否定的负面行为,但是从理性角度分析,其私奔行为恰是女性勇敢追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