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篇
  免费   6篇
教育   1980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9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71.
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学就难有成效,班级也很难管理好。一个好的班主任要懂得用自己的情来感召班级,用自己的爱来温暖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72.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名男子之间的婚爱故事。主人公悦子的一生是不断寻爱又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长期的压抑终于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她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以求解脱,结果却是堕入更深的痛苦和虚无。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爱中无法体验真实的自我是浅层根源;文化冲突造成的身份危机和内心痛苦是深层根源;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及结果的不可得导致的虚无感是最终根源。所以说《爱的饥渴》的悲剧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73.
在特殊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总能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内涵。百花文学中已为定论的突破题材限制的爱情小说实质上仍是承载了对政治和道德的宣谕,这是第一层面的解读;更有重量更有意味的是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另一重声音:它一直在隐秘而倔强地诉说着有着独立自由人格的创作主体对现实问题种种可能性的揭露。  相似文献   
74.
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私语化写作成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的一脉,这些作品从女性的生活和内心出发,写出了新时代中一类女性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追求,是极端的女性内心隐秘生活体验,是女性欲望的独特文本,是作家个人空间自恋性的私语。  相似文献   
75.
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讲述的是在耙耧山脉深处的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三姓村的故事。三姓村村民全都活不过四十岁,这也注定了死亡与生育生活生存的较量。历届村长带领村民与死亡斗争,充满北方人的对“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三姓村村民的“生的坚强”表现在生育、生存和生活三个方面,而“死的挣扎”则表现在死亡的方式、意义和对棺材的重视三个方面。阎连科这种对死亡和生育的变态迷恋正是出于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绝望。  相似文献   
76.
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会比较,善于比较,通过机遇和更差的比,干劲和更足的比,道德和高尚的比,目标和接近的比,将来和更强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努力提升师德修养,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学生、家长、同事心目中的好老师和人民满意“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实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教师来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因生施爱,做到尊重并“偏爱”后进生;鼓励并“博爱”中等生;赏识并“严爱”优秀生。  相似文献   
77.
本文旨在研究英语爱情与死亡主题诗歌意境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英语爱情诗歌意境丰富多彩,严肃、赞美同时也不乏奔放艳情,同时也可能极度罪恶而不自觉。死亡诗歌同样意境多变,美丽、豁达同时勇敢开朗,甚至敢于与死神一战且抱必胜之心。汉译诗歌为再现这些意境,创造性地模仿了原文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选词上大胆创新,为中国新诗歌的发展提供了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78.
情爱尤其是性爱书写,是张炜小说叙述视角之一,他更多地赋予情爱以社会性内容,以此来挖掘和探讨人性的丰富和局限;张炜情爱书写形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灵与肉的和谐相拥、灵与肉的挣扎交锋以及灵肉纠结中的人性升华中予以显现.相对于肉体的圣洁,张炜更倾向于精神和心灵的圣洁.  相似文献   
79.
如果说宝、黛爱情是《红楼梦》中较显眼的情节叙事,那么"诉肺腑"则是宝、黛爱情最集中的一次显现。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不仅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宝、黛之间从朦胧撩人到肺腑倾诉的爱情发展,更向我们展示了以宝玉为中心的爱情路线行走的几种可能性。在这张爱情地图上,各有各的砝码,各有各的忧虑,而其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家族利益。通过细读"诉肺腑"中的人和事,也许,我们能寻找出前生诺言转化为今世情缘的玄机,并瞭望出一个家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80.
唐诗中吟咏李杨题材的作品约120首,而张祜关于这一题材的作品有近三十首,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约有三端:一是反映李、杨之间真挚的爱情,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二是描写开元、天宝时期宫中的节日和戏剧表演,突出当时繁华热闹的场面,表现自己的盛唐情结,同时也透露出对统治者奢侈享乐、注重享受,忘记国家隐患的忧虑;三是叙写宫廷中的奢侈生活,批判了玄宗皇帝得意忘形之态,描写了杨妃及其家族得志猖狂之形,对宫廷生活的暧昧之处也有所揭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