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2802篇
科学研究   143篇
体育   248篇
综合类   23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晏辉 《教学与研究》2002,46(10):34-39
本文依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逻辑关系 ,集中论述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生活价值及其理念之间的必然关系 ,其中生态价值是前提、社会价值是基础、生活价值是目的。 2 1世纪的生活世界应当是一个由前提、基础和目的构成的有机的、协调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92.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明确高职教育的特征;发挥本科院校办学优势,正确定位;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93.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初到70年代中期是其萌芽时期,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初期形成,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趋于成熟。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丰富,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
武松报恩悲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报恩思想表现武松的悲剧命运,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武松的报恩思想是其悲剧的内在根源,支配了其一生命运失一过程,封建传统文化是产生报恩思想的基础,小生产意识和缺少人性呵护是报恩思想形成的原因,有恩于已的所有人都是报恩的对象,武松以结局表现了作者对报恩思想的否定。  相似文献   
95.
鲁迅的启蒙思想是“立人”思想,即紧紧扭住“奴”如何转变成“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如果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身份来划分,他笔下言说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即统治、民众、知识分子。在这三类中,统治的专制制度和愚民政策是造成后两类“奴性”根源的缘由。因此,鲁迅在对这三类的分析、批判和解构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立人”思想,即从铲除“奴性”产生的根源入手,进行了前所未有、令人颤栗的“灵魂”的审判和拷问。  相似文献   
96.
大学理念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教育哲学概念,它包含了人们对于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传统大学理念的灵魂。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出现理念继承上的断裂,西方大学“学校自治、学术自由”的思想一度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大学理念。当前,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引发了教育界对走向实践理性的大学理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7.
创新观念,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本文对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应该引入和强化的“服务”观念、“产品”观念、“顾客”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8.
詹姆逊把生产方式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他从事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他把锋利的解剖刀插入后现代主义内部,透过繁华的表象看到其本质特征:商品拜物教对传统文化的侵蚀;集体生产方式被打破,使得统一、完整的社会被碎片化、零散化的现实所替代;文化的批判功能和精神先导作用的丧失.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对传统营销渠道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应注重营销渠道的观念及策略创新,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0.
当代教育功能观嬗变:从有用到有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活动对人命运改变和心智提升的双重性质,在实践中被异化为单纯及极端的有用性和事功性,形成教育本真性质与实践活动中的精神对立和冲突,消解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有意义功能强调教育对人健康心智和高尚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强调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们的学习生活幸福和愉快。促使有用性教育观念向有意义教育观念的转化,是教育进步必须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