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5920篇
科学研究   31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748篇
综合类   639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19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书法欣赏与美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书法欣赏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在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由书作的意象,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因此,书法欣赏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受到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是孔子在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建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哲学的辨证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两点,即整体观和对待观,这两种思维方式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整体观是推动整个武术发展的基本思维模式,而对待观使得中华武术文化形态体现出鲜明的辩证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2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健身术、自卫术和养生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武术锻炼中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学会了防身的本领,使生命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和延长。因此,在举国上下全民健身的今天,重新认识和研究武术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意义并从人文意义的角度深刻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武术应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发展,最终进入奥运舞台。  相似文献   
25.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导语、课堂提问、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6.
陈梦家是后期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情感。二、构思精巧,想像丰富,比喻新奇。三、追求诗歌的内在意蕴美。四、强调格律与情绪相契合。  相似文献   
27.
从全国优秀男运动员的身材、先天素质、运动能力、个人优势、意志品质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来分析优秀武术套路男运动员的选项技巧  相似文献   
28.
本从发展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在设计的发展史中,艺术与设计一直存在着三对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设计中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同时阐述了在艺术造型运用到设计中的过程中时,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9.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负盛名的一篇,不仅在国内蜚声文坛,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阿Q正传》中,鲁迅独具匠心,采用了反讽与幽默相结合的诙谐手法,取得了板起面孔指责、说教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0.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石窟艺术源自古代印度文化,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有着许多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遗存,而在众多的石窟艺术的历史遗存中,麦积山石窟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惟一性。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石窟相比较,麦积山石窟在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和佛教造像风格等方面的独特性就会突现出来,这正是麦积山石窟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