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25篇
科学研究   14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3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军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它的发现体现了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军事院校的教育体制有其共同的发展趋势。表现在:拓宽基础,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军官素质;力求用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武装军队,以及为此建立“开放型”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9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新时代下的军队为了适应现今战争形态的变化,加大了对大学生兵员的诉求,因此普通高校兵役征集工作变的尤为重要,但是部分高校征兵工作中还存在教育工作与征集工作配套不完善,征兵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根据对不同高校兵役征集工作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方式方法的分析总结,并对此提出建设性、创新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3.
依据形势的变化 ,审视军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是军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研究了军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加强军事人才培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中叶,叶剑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提高军事干部综合素质的思想:开展军事训练,重视军事科学研究,兴办军事院校,加强司令部建设和军队革命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5.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浙东慈城大宝山之战是清政府发起与英军决战以来在大陆上进行的一次最激烈、最勇敢的战斗。笔者发现已有的记载和传说都不够确切,现根据中英双方权威性的历史资料,对该战争的具体地点、时间、双方在战前和战中的兵力、战争的经过及结果等给以翔实的考证,澄清了历史之真貌;从中也总结了经验教驯,以达到教育后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6.
田单三论     
田单是战国时齐国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坚守孤城,成功复齐以及复齐之后的军事实践,在兵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的用兵特点中有不少值得总结的闪光之处,给历代兵家以诸多教益;特别是他最终不得不挂冠而去,离齐赴赵的曲折经历,更是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997.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和统帅,在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别树一帜、另建新军的建军思想;勤字为先的治军思想;稳健进取的战略战术;厚饷养兵,确保供应的后勤保障思想.  相似文献   
998.
贯彻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并举的方针,摆正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的工作关系,坚持军事训练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把军事训练的过程作为育人的过程,不断加大国防教育的工作力度,不仅推动了训练工作,保证了军训的效果,而且较好地发挥了军事训练的综合教育作用,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基础,实现了军事训练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抗战爆发后,由于面对敌强我弱、华北空虚的新情况,1935年12月,中共提出“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强调游击战的重要性,不再突出阵地战、运动战。以此为起点,开始军事战略的转移,随后相应地进行了初步的军事部署,即八路军开赴晋北,以此为根据地,向察(哈尔)南、热(河)南、冀(河北)东发展。此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又做了一些调整。中共的战略转移和军事部署都是成功的,奠定了华北敌后抗战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在目前的地方史研究中,有关东北三将军的专著及论文已有很多,但对清政府设立三将军治理东北三地之前的一段历史还鲜有论及。文章浅议清初年至设立三将军之前东北的形势以及清官方政府的态度变化以及对应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