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教育   4705篇
科学研究   731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631篇
综合类   99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各高校自2003新学年开始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河北省有20余所高校按时完成了测试及数据上报,以石家庄学院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0.01分,总体评价为良好,身体素质得分在优良范围,身体形态、机能得分偏低,跳跃性的评分设计对学生评定等级影响较大,不够完善,评分只是对学生是否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一种评价,切不可因为得分高而放松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72.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艺术再生既是新的艺术品种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又是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增值。敦煌艺术再生,既是艺术的再创造和文化的自我增值,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先声,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敦煌艺术的再生机制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艺术张力和人为的发掘提炼,以及市场运作。对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的研究应该从哲学、美学、宗教、门类艺术的不同角度,运用典型分析法展开。  相似文献   
173.
利用北京体育大学50周年校庆的机会对返校的前武术系校友发放调查问卷,以此来确定评价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规格的指标体系,了解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并对培养单位提出指导意见。结论为评价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规格的指标分为品德、知识、能力和身体四大类共49项,这49项指标分布在四个等级之中,四个一级指标下面的各级指标之间都有其相应的权重;德为才之帅,各体育院校在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事业心、尊师重道、为人诚信等德行的培养应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4.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有必要探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5.
新的国家安全观念认为国家安全是由不同层次多种安全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安全体系。教育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构成要素,在安全体系中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国防教育,高校应当普及国家安全教育,并加大力度改革和创新其内容和手法。  相似文献   
176.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与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尚“雅”、尚“静”、求“善”、尽“美”。从上古三代到今天,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支柱,始终支配和影响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想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活动,就必须对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系统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本拟从剖析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两个方面加以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7.
青少年学生健康民族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学习教育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浸染积淀的过程。我们要强调民族知识、民族生活、民族精神的认真学习、实践与积淀。  相似文献   
178.
缠足习俗起源于北宋,没落于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缠足习俗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也大不相同。宋代时以小脚为美的审美观念,驱使缠足从理想走向实践;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汉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是缠足习俗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明代时缠足习俗才真正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清代统治者屡禁缠足而不止,不仅有汉人的抵抗和缠足习俗早已深入人心等观念上的原因,还有禁令不彻底,措施不合理等制度上的原因。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社会的大变革,终结了中国缠足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9.
在社会组织部门的划分中,高等学校应属于社会领域的第三部门。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教育服务活动,是可以由接受入进行自由选择的市场行为,不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根据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高校的学费收入是对接受教育服务正常支付成本的补偿,不属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同于其它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属于非财政性资金性质。因此,笔认为:高等学校的财务预算,是作为一级法入的高等学校实施内部控制的手段,已经不完全是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的范畴;在现实条件下,将高等学校财务预算汇总进入政府财政预算的做法和把高等学校学费收入纳入财政统管或进行国库集中支付,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政府管理角色与管理职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0.
从英汉成语对照看中英文化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成语的来源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两国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宗教背景也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成语中,赋予他们不同的民族特色。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我们应该了解到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和语境中如何正确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