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47篇
科学研究   56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55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21.
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在内容上要删除理论性较强的画法几何部分,加强工作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绘图能力训练,加强下厂参观实习等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第三角视图的练习,以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22.
旅游大规模定制化服务方式的出现、发展和逐步普及主要受到旅游需求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大规模定制服务区别于传统的标准化服务,具有鲜明的特征与明显的竞争优势。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采取"延迟策略+模块化技术"的运作方式,是实现旅游业大规模定制化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
单音节手部动词指需要用手参与才能完成的具体动作的动词。持具类手部动词是手部动词的一个小类,其特点是在完成动作时必须使用身体器官以外的工具。持具类手部动词的两个典型句式:含使用工具的句式为"NP1+用+GN+V+C+NP2",不含使用工具的句式为"NP1+V+C+NP2"。  相似文献   
24.
需求分析是开展语言教学的首要阶段,其相关理论常用于外语课程改革和教学大纲设计的研究。语言测试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检核和评估的手段,其测试内容的设计与需求分析也有明显的关联,但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语言测试的相关性研究论述较少。文章对需求分析模型和语言测试真实性原则进行论述,并以IELTS听力试题为例阐述需求分析与交际语言测试真实性的相关性,探讨语言交际测试原则中真实性的实现途径,发现语言测试只有始终与持续性的语言需求分析相结合,客观反映受试者的语言水平,才能保障测试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5.
该文综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湖南省部分高校和中学以及体育管理部门、社会体育商业(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人才就业的专业优势逐渐失去,整个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提高很快,需要的是兼具全面的体育和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彻底改变陈旧落后的培养模式,构建新的办学思路和机制,以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体育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27.
信息需求作为个体的一种匮乏状态,它能引起个体的信息寻求活动,是信息寻求行为的驱动力。通过调查中小学教师,从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目的、类型三个维度,对不同信息交互风格教师的信息需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不同信息交互风格教师的信息需求不同,有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大学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与学生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本文在分析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计要基于需求分析,选用真实的教学材料与学习任务,以有连贯关系的商务情景为主线,重视过程学习,促进学生任务型操练。  相似文献   
29.
自主支持是自我决定理论衍生出的一个概念,是人格与动机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分析自主支持的研究背景,明确其概念,并分别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锻炼三种情境中自主支持的积极功能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自主支持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意义】本研究基于个体认知加工的视角,探索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并揭示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机制。【方法/过程】本研究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开展2评论类型(客观VS主观)×2认知需求(高VS低)的眼动实验,探索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与主观体验评论相比,消费者对客观属性评论的注视时间更长,感知有用性更大,购买意愿也更强;(2)与高认知需求者相比,低认知需求者的注视时间较短,感知有用性较大,购买意愿也较大;(3)认知需求显著调节评论类型对注视时间的影响,但对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据此,建议相关企业采取个性化匹配的措施,使得评论类型能够切合消费者的认知需求水平,以便提高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做出更为满意的购物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