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402篇
科学研究   10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1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体育报道的后现代趋势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后现代主义对20世纪末中国文化与中国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了与传统体育报道绝然不同的体育新闻报道新特征。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出现并占领传播媒介主导地位,表明中国体育新闻报已经发生了后现代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2.
林小生 《新闻界》2008,(5):188-189
本文对会议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方法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3.
8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数量统计方法,对1990年1月—1991年6月间8个国家的部分主要报纸的体育信息传播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信息是8家报纸必刊之内容,它已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报在体育信息传播的规模和水平上存在不小差异,且有各自的特点。这些主要由各国的经济、文化水平所决定,也和各国整体体育运动状况相关,但和高层次竞技运动的水平无密切联系。中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应在传播规模上有所突破,丰富信息体裁,加强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14.
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负面效果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强辉  祖丽 《体育科学》2006,26(11):34-4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负面效果的成因进行探析。认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负面效果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法制约束因素、经济利益因素、社会监督因素、内部管理因素、行业自律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网络传播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主观原因主要有职业道德因素、社会责任因素、“三观”异化因素、迎合趣味因素、文化修养因素和贯彻规则因素。提出减少我国体育新闻传播负面效果的对策;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高体育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健全体育新闻法制体系、规范体育新闻媒体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各方对体育新闻媒体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5.
网络假新闻的不断出现,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关系到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那么,到底如何把握好新闻真实性呢?首先要加强对互联网站的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网站新闻信息采制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其次要严厉地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动,第三,网站要增强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网络从业人员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辨别力。同时,也要培养受众的防范意识,使他们不轻信、不传布未经证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6.
网络新闻:大众传媒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艳华  伊臣 《情报科学》2001,19(2):126-128
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众传媒介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互联网又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网络新闻做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已受到赵来越多的传统媒介的关注,如何在新一轮激烈的网络信息服务竞争中确立自身信息权威地位,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7.
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地震谣言常见诸媒介.本文从地震谣言的公共属性出发,从受众和媒介两方面作了详细分析.一方面,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社会对生存环境的感知方式和社会心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地震谣言报道并未基于受众的感知和心理将地震谣言视为公共事务加以报道,因而出现了一个媒介舆论和公众话语的鸿沟.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根由在于我国新闻实践在向公共新闻的转变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与公众的要求同步.  相似文献   
118.
基于CNK I的关键词途径,对我国体育新闻研究的50篇高被引用论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目前体育新闻研究的主题、刊物、年代分布以及作者等特点,对体育新闻的研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起点。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新闻阅读与实践》的教学提出建议,从而使得学生不仅能真正读懂新闻,而且能深入理解媒介,并适应当下的媒介社会。  相似文献   
120.
Using a survey of a sample of hyperlocal actors in Sweden (N?=?178), this article examines preconditions, motivations and sustainability for hyperlocal media operations,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media chai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picture of their function in the current media landscape, and to further buil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yperlocal business model. This study extends the hyperlocal definition by including media platforms other than websi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rations indeed aim to support and foster citizenship, strengthen democracy and mirror the local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as shown by other studies,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t large-scale, highly profitable operations may challenge their sustainability. Nonetheless, most of them claim to be profitable, largely because of the print platform, and have a positive outlook on the future. Revenues from advertising and readership are currently less substantial for Web-based operations, which reinforces the need to broaden the definition of hyperlocal publishing platforms when talking about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Currently, hyperlocal media in Sweden, with small resources and a lower publishing frequency, cannot be viewed as a replacement of established media, but play important roles as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voices and contribute to media plurality in the loc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