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从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对这一共同体的自觉认知和理性把握,其中"自觉意识"与"话语意识"有着独特的价值。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以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格局理论"为代表,多学科广泛开展研究,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教育学领域也以此理论为基础,广泛开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  相似文献   
92.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仅是理论上“为什么要改、改什么”和思路上“怎么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的问题。要进行改革,就需要做一个基础工作,即把长远改革目标愿景锁定好。一旦锁定,鉴于全国各地不同现状的不同起点,我们可从中设计出若干条不同起点而归于目标愿景的光滑曲线,即改革方案。本文从多元模式、科学考试、综合评价、自主招生、和谐管理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的目标建议。  相似文献   
93.
接受理论源于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其核心内容是诠释文学作品意义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并且强调读者能动接受的重要意义。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文学翻译中的多元化现象。以接受理论为依据审视文学翻译过程,可以发现无论在文本的理解阶段还是表达阶段,译者的主观创造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文学翻译必然会出现多个译本,其标准必然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94.
农村初中的数学教研工作,要打破单一的模式,可采取的方法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型;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开设多元化讲座;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95.
目前我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慈善融资治理中普遍存在资金信息不透明、资金分配不均衡、资金效益不充分等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资金管理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可借鉴慈善项目制模式和彩票计划模式,构建一个包括地方政府、慈善组织、捐赠者、受赠者等主体在内的多元治理体制,通过重视激励、监管与投资,加强制度与文化建设,不断规范慈善融资治理秩序,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6.
崛起于1970-1980年代之交的“四川画家群”,曾经为“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留下了经典的画页。在当令日新月异的思潮更遮和光怪陆离的“多元化”历史场面中。当年的四川画家群成员在艺术风格上也产生了种种复杂的分化;在他们的艺术道路中,透射出中国新时期美术沧桑巨变的历程。“四川画家群”两个重要成员罗中立和周春芽创作风格的变迁就展示出四川画家群从当年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到多元化的人文主义创作的历程。  相似文献   
97.
文章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及意义。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教育领域。大学英语改革也使得这一理论进入大学英语教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着重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该理论的方式与途径。强调多元智能理论在应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8.
民族本源文化与当代美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要注意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间的价值平衡,应该通过增进理解,借鉴植根于不同文化传统土壤中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多元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99.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研究体育系统自办文化教育机构的沿革与现状、研究普通高校介入的程度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和研究,旨在为上级领导和有关办学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其实有很多误解:接受式学习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在谈到学习方式时,总是倾向于否定接受式学习,这其中有很多误解,如把接受式学习等同于机械学习或被动学习。其实,接受式学习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局限,正确认识和合理定位接受式学习,有利于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向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变,这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学习方式多样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