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自社会学诞生以来,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与斗争就无休无止地进行着。实证主义作为社会学研究方式的取向之一,就是坚持“实证的”精神,就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来研究社会现象,这种研究取向自社会学诞生以来曾长期占据主流地位。来自人文主义的对人的自由意志的追求,对实证主义的主流地位形成了难以避免的冲击。在二者长时间的对立和争论中,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危机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使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呈现融合走向。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引入的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有许多,中国学者单单选中了斯宾塞的思想,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斯宾塞的思想符合中国有志之士救国的需要,而且接触他的思想比较便利。实证主义的引入改进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是在教育学这门学科究竟主要是一门以哲学运思为主的精神科学,还是一门方法至上的实证科学这一历史性交锋中应运而生的。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提出是对实证主义范式在教育学领域过度宣扬的匡正。教育学是一门有着浓郁的强烈的丰富的人文性、艺术性、审美性、价值性和伦理性的学科。从学科嬗变史、学科本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路线图等来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学作为一门“成人”的学科所具有的境遇性、生命性、个殊性、复杂性等特质无法被完全数据化的定量研究所把握。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分别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及教育方法出发,聚焦三个根本性问题:儿童“是”什么?儿童会成“为”什么?儿童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与文化所期望的那个样子,需“要”什么?针对这三个根本问题,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提出了理想的教育应确立的四项重要原则:首先,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精神”或者“生命”成长,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生命世界;其次,教育是“相遇”的历程,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多元、丰富、奇幻的教育孕育着儿童各种生长的可能性,教育既关怀当下,又指向未来的生活;再次,教育要注重“关系”的营建,魅力在于生活世界中诸般“关系”的和谐与共融,儿童与教师在美好的教育“关系”中相濡以沫,砥砺前行;最后,儿童是“文化”的存在,教育要关注文化在陶冶滋养儿童的向善、求真、育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教师的心灵和行动是传统教师实践研究的核心范畴。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分别预设了语言与心灵、行动的不同关系。实证主义将语言视为获取作为实践者的教师的心灵和行动的客观状态的工具;解释主义则认为教师的一切实践都只能通过转化为语言文本才能被赋予意义;批判主义一方面强调教师心灵、行动和语言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强调其以言行事的实践特性以及语言对于教师知识等心灵状态的构成性作用。批判主义的这种具有反身性特点的语言观对教师实践研究的方法论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让研究者看到,教师用以描述其实践方式的语言同时也是其实践领域的重要构成。只有注意到这一语言鸿沟的存在,教师实践研究才能真实地揭示教师实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5.
科学素养是探究式学习的产物。然而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自发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科学素养吗?本文作者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实施探究式教学,并针对学生的实验观,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学生的实验观存在实证主义倾向。结合文献资料,作者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探究教学设计和错误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26.
近30年我国体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研究方法论已经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论为纽带、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主干、以反实证主义方法论为辅助的多元并存局面。目前这种多元并存局面存在诸多缺陷:各种方法论自身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一些基本原理未被认识、重要的原则未被落实;且各种方法论之间的组合也不完善。要采取一种多元包容、辩证统合的态度,拓展体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空间,加强对体育学知识的反思性研究,强化解释型和批判型知识,积极引介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标准和科学观作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根本缺陷在于:只重视“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费耶阿本德批判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观点说明科学与非科学的硬性划界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28.
浅论孔德实证主义对管理过程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德实证主义与法约尔管理过程论是密切相关的。孔德的实证主义是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孔德实证主义既是管理过程论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管理过程论缺陷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9.
西方科学作为人们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分析还原的思维和实证主义的方法为基础的。它直接与人类古老的价值信念和意识经验相冲突,并且由于无法支撑前沿科学的最新发展而导致内部冲突,从而超出了自我发展的极限,从相对真理走向了绝对谬误。  相似文献   
130.
法律实证主义是西方的重要法学流派,同时又是一个饱受误解的学派。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定义问题,认为,法律实证主义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流派。接着.讨论了法律实证主义思想的中心地带——“分离理论”和“社会事实理论”.力图消除人们对它的误解。随后重点研究了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对这些批判分别加以驳斥和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