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In poetry, the device of ending two or more lines with words that sound alike is called end rhyming;end words that share a particular sound are end rhymes. When used in a poem,end rhymes set up a definite pattern of sounds-a rhyme scheme.  相似文献   
112.
一种涉及英语语句连贯的病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观点:一是"Confusing shifts in voice(语态混乱)",二是"Shifts in point of view(视点飘移)"。前者认为造成语病的原因在于语态变换的混乱。克服此类毛病应该从改正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入手。这种分析看到的是问题的表面现象,但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后者认为语病的产生不是语态变换的问题,而是主语变换不当的结果,导致话题分散,造成语句不连贯。这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把对毛病的分析与英语连贯的深层特点结合起来,它和"主语统御"原则以及"主位—述位"理论一样,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语的语言结构特点、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3.
初中古诗的教学应从作者的背景材料,作品的中心,意境、韵律的初步知识着手.  相似文献   
114.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39-41,74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分化以文白读和古韵摄为条件。其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产生原理是喉塞韵尾-弱化消失,音节延长,单独成调,在语言系统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并入调值和调类相近的舒声类。这种入声调的演变过程在闽语的其他方言点及南部吴语和徽语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15.
本试图从叠字这一修辞学角度来探讨诗中炼字与炼意的辩证关系,兼及叠字手法的形式。论述了叠字手法艺术功能:1、增强诗歌的音韵美与整饬美,使诗具有音节的节奏和句式整齐、字法整饬的形式美,便于诵读,加强外在形态的美。2、使形象更生动可感,通过叠字以少总多,写景抒情,加强抒情性和形象性。3、开拓意镜,深化意蕴,叠字有助于景与情的融合,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情味深长。  相似文献   
116.
中国古典艺术崇尚自然,讲究气韵神采、追求简易,变化的中和之美,表现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不屈的生命意志,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四个基本方面,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艺术的总的精神和风貌。  相似文献   
117.
韩愈诗歌在选材上扩大了搜求领域,以“不诗为诗”;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散文的清新笔调,并以充沛之才气、不世出之笔力为之,使其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叶燮《原诗》),表现出“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具体表现有:以赋为诗,以议论为诗,选材奇杰,用韵独特,诗文互释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8.
戏曲唱词是一种特殊的韵文形式,它除了具备一般韵文的主要特点外,它在节奏、韵脚等方面还有着自己的规律。在语句字数上,除了常用的五字句、七字句外,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也常入戏;在顿歇格式上,它突破了“三字尾”的局限,常以“四字尾”结句;在韵脚上,它用韵宽泛、灵活,经常在同一唱段中跨辙转韵。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将韩愈古体诗用韵与《广韵》“同用独用”规定作对比,观察到二者在韵类的分合上有一定差异,认为韩愈古诗用韵较《广韵》更宽。  相似文献   
120.
王筠的文学创作活动与萧梁立国相始终,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作为昭明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命运也随着梁代政治的变迁而时有起落。王筠在唱和诗创作中确立了同韵自和方式;在闺情题材方面与沈约、萧统的风格接近,具有语言清丽、音声婉转、风格柔婉细腻、长于经营末句的特点。其“一官一集”体是按任官顺序编定编年体系列文集的典范,开创了文集体例史上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