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近年来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称谓——杂文诗。只要在网络上点击"杂文诗"一词,大量的杂文诗作便会扑面而来,但什么是杂文诗?它应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杂文诗的概念如何界定?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从杂文诗的渊源,杂文诗与谚语、民谣、讽刺诗及散文诗等的比较之后认为:杂文诗是一种介于杂文和诗歌之间、用诗歌的形式和方式行使杂文的批判精神,激浊扬清,内容集中、概括、凝练、针对性强,反映生活中的一切假恶丑,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讽刺性,语言生动、幽默、形象、犀利,形式灵活自由、古老而年轻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302.
济慈著名的颂诗《希腊古瓮颂》在学界有着丰富的研究。从格律及音韵变化的角度结合格律研究者Paul Fussell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这首诗进行重新解读后发现,济慈诗歌创作中的音韵格律与其诗歌意义、感官原则、审美观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并起到了完美的融合与烘托作用,展现出了他对关追求过程中的另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303.
洮岷"花儿"是流行在洮州、岷州一带的民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洮岷"花儿"的研究摆脱了建国前至建国初期附属于搜集整理的地位,形成了独立的文化领域;研究工作也从个人的单独行为转化为群体性的有组织活动;研究注重论证性和理论性,成果丰硕,不少研究领域都有所突破.对洮岷"花儿"从起源、功能观,音乐结构、演唱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演场域、演唱形式、发展前景,美学价值以及对其内容所表现的社会和文化信息等诸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探讨,有助于洮岷"花儿"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04.
白居易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中唐元和诗坛不仅近体繁盛,还呈现出明显的新变特征,元稹的次韵律诗就是其突出代表。次韵成为风滋始自元稹,元稹次韵律诗因难见巧,花样翻新,在当世就产生广泛影响,从而丰富了唐诗体裁。“元和体”这一称号的出现与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05.
保定老调在形成的过程中受保定地域文化的影响,使得保定老调的剧白和声腔极具特色。保定老调的剧白有韵律化的韵白和以保定方言为基础、贴近保定生活语言的散白。保定老调的声腔与保定方言的字调关系密切,是体现保定戏曲地域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6.
以前代文献中的反切相较,对《广韵》一书中的错乱反切下字加以辩正,从中窥见唐宋时期咸、凡两韵的音近关系,看到《广韵》博采隋唐韵书和字书成分。  相似文献   
307.
理学诗是在一定的社会世情及学术思潮中涌现出的诗歌样式,它破解了传统诗歌的规范,以理入诗。若"理辞相当"且融合自然就成为诗中精品的"理趣诗";若"理过其辞",甚至"唯理无辞"则成为人们诟病的"押韵语录"。失范的文学作品或非文学化的文学形式违背了文学创作本身,从而也将自己排出了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308.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化境,是中国诗歌的灵魂.通过美国意象派诗人Amy Lowell对杨贵妃的七言律体<赠张云容舞>的翻译来赏析中国诗歌意境美的再现手法,发现意象与情趣的交融、双声与叠韵的递用和待续句诗行的形式可赋予译文同样的意象、音律和形式美.  相似文献   
309.
陈卫兰 《台州学院学报》2009,31(4):28-32,53
陈孚近体诗、古体诗的用韵,其近体诗分为18部,与“平水韵”大致相同,只是合并了“平水韵”的若干韵部。古体诗分24部,其中阴声韵7部,阳声韵11部,入声韵6部。与宋词通用的18部有别,主要体现在阳声韵臻摄、山摄仍分立韵部,入声韵的不同韵尾未混用。陈孚诗歌用韵反映出元代台州语音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保留古音较多。  相似文献   
310.
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地研究辽代诗文韵母系统和用韵特点。辽代的韵母系统可以归纳为20部,和宋词用韵有一定的差距。这一时期的诗文用韵具有三个特点:阳入相配很严整;入声韵尾开始消失;-m尾开始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