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02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不同时代的教育,不同教育阶段的个性品格教育,应用其不同倜重点即主题:健全人格教育。当代人格教育的主题应是培养良好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关键是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人,具有健全意识的人。  相似文献   
102.
由于受传习式体育影响,体育教学中重视传授运动技术,忽视身体锻炼及方法的研究,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不会用运动去健身.本文从巡回锻炼法的概念、组织形式、方法及运用时的几点建议等几方面进行讨论,力图改革体育教学,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3.
论教育的伦理特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教育伦理特性即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发现 ,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和文化私有、文化独占相对立 ,强调把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 ,让大家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成果。它的一般要求是 :努力丰富文化共享的资源 ,扩大文化共享的人群。育人成才体现着教育的基本宗旨 ,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在现代社会 ,它的基本要求是 :发展人的主体性 ,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 ,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凯风》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一首诗,但它的诗旨却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诗中的几个问题解释失当。从凯风与母亲、棘与子、寒泉、黄鸟的声色几个层面,用文字学、语法学、文献学、生物学的方法予以诠释,得出其诗旨是“歌颂与自责并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美国作家J.D.塞林格(J. D. Salinger)的著作《麦田中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性格复杂多面,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作家塞林格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通过小说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和英国文艺理论家E.M.福斯特的小说理论来分析霍尔顿的性格,能更为整体、全面地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7.
试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最重要的条件.充分发挥新时期高校实践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拓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有效途径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邓廷桢作为晚清词坛一位重要词人,他和林则徐的词被誉为“大臣词”中“双璧”。邓氏词学观以“寄意”为中心,求雅,斥艳,推崇白石、玉田的同时,兼采苏、辛,融合两派,从而锻炼出“返虚人浑”词学主张。他的词高朗疏阔,款款情多而又婉曲清扬,实为晚清词史平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学风貌。对邓廷桢词学的研究实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9.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师范生与职业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呼唤着师范生质量标准的诞生。我国师范生质量标准的制定应以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外师范生培养标准和合格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10.
反讽是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最显著的特征。言语反讽即反语主要体现在诙谐的人物对话中,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回应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言语反讽,突出了反语在塑造圆形人物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