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教育   1388篇
科学研究   48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01篇
综合类   346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揭水晶  何凌云 《资源科学》2014,36(3):520-529
内部能源价格相对指数可以衡量经济系统价格承受水平上的能源价格变动。以对经济系统的调节效应为切入点,引入具有“一般均衡”属性的内部能源价格相对指数,采用OLS回归、E-G两步法协整检验和岭回归等方法,构建直接效应和综合调节效应模型。结果验证了价格相对指数通过调节能源技术效率和经济总量抑制能源消耗在理论上可行,但其对于产业结构调节的路径存在阻滞。而不同波动周期的能源价格在调节能源技术效率控制能耗方面存在显著的“对称”调节效应,能源价格下降期对技术效率改进的忽视和价格恢复期的低效与非理性使能耗陷入恶性循环。结合我国实际:当前节能需要考虑多渠道的综合调节作用,合理提升能源价格应与利用能源价格波动周期和加快技术效率提升等并行,以最终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32.
丁志华  李文博  何凌云  刘振华 《资源科学》2014,36(12):2540-2548
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时变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我国2000年6月-2014年5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就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长短期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和动态时变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造成正向影响,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力更为显著;石油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影响时滞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起伏较大,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在总体上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并就上述研究结论,从调整石油定价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加强对居民的政策扶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蕾  魏后凯 《资源科学》2014,36(6):1235-1243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发生新的变化。而目前对城镇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没有考虑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过高估计了城镇化的作用;②没有考虑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之间关系呈现的不同特征;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证方法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反映不同区域能源消费水平长期趋势的均衡方程。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净效应为正,并且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分区域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净效应为正。其中,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大。这意味着中部地区城镇化转型面临的能源消费压力最大。据此表明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消费压力,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新型城镇化要考虑城市的规模效益;②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差异,制定差别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4.
文章通过对2003--2011年度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各宏观数据的梳理与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消费是造成生活污水排放的最重要因子,而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生活污水排放,说明我国目前还处于高污染的消费模式阶段。同时人均GDP、城镇化率以及开放程度都与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显著正相关.而人口规模则对生活污水排放不具备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基于VAR模型,定量研究我国国内投资、政府消费及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和中期内国内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短期内政府消费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从长远看,居民消费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136.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到“五位一体”,再到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足以看出党和国家是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生态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后,做出的重大决定。我们如何走一条既可持续发展,又绿色发展之路呢?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把握“美丽中国”建设就将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四川省城乡居民在体育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动机等消费差异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在体育消费水平较大幅度超过农村居民;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趋向多元化层次结构,农村居民更显单一;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比农村居民更显多样化。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影响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体育资源配置“重城镇、轻农村”倾向、城乡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刺激体育消费需求、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8.
对比分析了5大社会阶层的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抽取10个国内城市为城市样本开展大样本调查,共收集4 372个有效样本,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以下主要发现::1)社会上层的体育消费意愿显著高于其他阶层;2)社会上层的体育消费行为显著高于其他阶层;3)5大社会阶层的体育消费意愿大于体育消费行为;4)体育消费意愿与体育消费行为差异最大的是康复型消费和培训型消费。因此,不同社会阶层对于参与型、实物型和康复型消费意愿与行为差距有不同的差异。这对社会阶层与体育消费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借助ELES模型对当前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消费结构中,非实物型所占比例略高于实物型;实物型基本体育消费需求仍高于非实物型;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研究方面,随居民收入提高对非实物型体育消费的需求量更大;价格弹性方面,实物型体育消费受价格因素影响的波动较小,更为稳定;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借鉴NATO政策工具理论,从政策工具维度和政策目标维度研究我国体育消费政策工具选择特征及优化策略。政策工具选择的特征:过度依赖信息型工具的使用、权威型工具选择缺乏长远利益考虑、财税型工具应用整体缺位、组织型工具指向缺乏全面性。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策略:优化政策工具类型结构,探索政策工具选择标准;适度增加政策工具的倾斜度,培育长期体育消费理念;创新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