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13篇
科学研究   104篇
体育   122篇
综合类   8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评价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中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已有研究重点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需、贸易或定价的某一维度深入分析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较少同时考虑供需、贸易和定价的综合性供应风险,相应地缺乏多维主体的铁矿石供应风险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采用BGR-VW方法,基于2000—2015年中国铁矿石时间序列数据,从当前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权力、未来供需趋势等5个方面对中国铁矿石供应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存在于资源和政治风险,综合风险等级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本文以实现铁矿石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最终目标,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多维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2.
李新  任强  罗胤达  代涛  文博杰  王敏晰 《资源科学》2018,40(12):2329-2340
科学分析金属资源代谢过程和计算金属制品报废量是新时代下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使用了动态物质流与静态物质流相结合的方法、生命周期方法、Weibull分布模型和Minitab软件,计算了1949—2016年中国机械行业铁资源的理论报废量,并对13类机械产品在不同消费结构下的报废量进行动态对比。研究发现:① 1949—2016年中国含铁产品理论报废量为21.20亿t,其中机械行业理论报废量为4.10亿t,实际回收量分别为17.60亿t和2.80亿t;② 机械行业报废回收效率为68.3%,其中农业机械类、石油化工机械类、电工电器机械类和汽车(非交通运输类)等产品的报废量增长显著;③ 2016年铁资源生产阶段中国共投入铁矿石11亿t,经加工阶段后得到7.31亿t粗钢,进入社会终端消费量为6.73亿t,代谢过程资源损失率达38.8%;④ 2016年中国铁产品社会存量为83亿t,预计2025年将进入存量铁制品的快速报废期。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重点应侧重生产阶段的技术创新,以减少资源损失和环境影响,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钢铁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来解决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3.
刘仟策  刘立涛  刘剑  李胜功  白晧  刘刚 《资源科学》2018,40(12):2341-2350
钢铁存量的准确估算可为预测钢铁需求量、理论报废量、制定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重庆市全行政区面积为研究边界,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了1985—2014年重庆市钢铁存量及其行业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的钢铁总存量及人均存量在过去30年间分别增长了10倍和12倍,于2014年分别达到0.59亿t和1748kg/人;在钢铁存量的行业分布结构上,建筑钢铁存量的历年占比均达到50%以上,该结果与邯郸市、美国纽黑文市的钢铁存量行业分布模式相似。基于钢铁存量的估算结果,本文利用IPAT模型对重庆市钢铁存量的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是重庆市钢铁存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最强劲的驱动力,而技术的负向作用表明,重庆市未来对钢铁的需求将降低。  相似文献   
94.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Zeitgeist tha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US. Following the dominance of neoliberalism, changes in society are reviewed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many authors from a number of disciplines that are becoming more influential including globalisation, digitalisation, the surveillance and security state, populist politics, and post-truth claims and practices. Using a Zeitgeist analysis based primarily in Weberian disenchantment and the iron cage, a more central Zeitgeist of pervasive and institutionalised narcissism that encompasses the emerging eras is examined and identifies a number of issues and problems that arise for education and its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95.
针对难加工球墨铸铁材料进行高速铣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以获得铣削用量对加工过程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关系,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铣削分力和粗糙度的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每齿进给量对粗糙度值影响最为显著,铣削参数设置不同,产生的铣削分力不同,背吃刀量对铣削分力影响最大。针对最小铣削力与最小粗糙度的目标,分别得出最优的铣削用量参数。  相似文献   
96.
通过监测吉林省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尿蛋白等)变化,来调整和确定训练的营养补充方案,进一步探讨营养生化监控和科学训练的关系,并发现赛前全队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素浓度和肌酸激酶指标都处于较理想范围;全队尿蛋白浓度和尿蛋白阳性检出率都明显下降。说明赛前训练改善了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和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7.
赵骞 《冰雪运动》2013,(4):56-59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铁和锌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一些呼吸氧化酶的主要成分,在机体组织呼吸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在组织呼吸以及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等的代谢中有重要作用,是人体内必须具有结构生理功能的营养素。机体内缺铁时,引起缺铁性贫血,导致运动能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锌的缺乏导致运动损伤和疲劳的形成,影响机体雄激素的水平,从而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铁与锌的摄入量不足、训练过程中出汗量大和运动训练强度大等是造成运动员铁和锌缺乏的原因,应该首先从平衡膳食方面加强铁、锌的补充,多吃红色瘦肉、鱼类、蛋、动物肝脏、牡蛎、谷子等粗粮,以及营养补剂的使用,达到微量元素铁与锌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98.
目的:经过16周有氧训练,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小鼠心肌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脂质的变化,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运动应激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KM小鼠随即分成有氧训练组(E组)、运动应激组(0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E组经过16周有氧训练后与0组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力竭运动后心肌和血清中MDA、SOD、CAT、T—AOC、CK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经过力竭运动后心肌SOD、CAT、T—AOC含量,E组与0组相比增加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16周的有氧训练后,小鼠对运动应激引起的氧化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小鼠的心脏组织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程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在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掌握铁碳相图对于制定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铁碳合金相图的主要特性点和主要特性线,解决了“金属工艺学“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用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芦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分别测定了295,310K两个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心和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芦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以氢键或范德华力为主,并运用Fo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其相互结合时授.受体间的距离r;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确定芦氟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