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通过对第44届世乒赛进入男子团体1/4决赛与半决赛的王涛、孔令辉、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金泽珠和刘南奎等六名世界优秀选手发球时的站位、抛球高度、旋转、落点、和得分等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左半台侧身位正手发球、高抛发球、发球旋转变化能力的大小及发球时的控制与反控制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乒坛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2.
23.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师资优势,开门办学,送教到企,服务当地煤焦企业,以服务求合作,谋取校企双方最大利益,在改革服务企业方式、创新办学模式、实现校企真正合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为了适应机电制造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我校机电专业以规范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建设为方向,积极开拓创新,加快专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典范。《讲话》所构建的文化理论体系,对70年来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讲话》的理论价值体现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理论渊源。《讲话》的应用价值体现于:在文化为人民、表现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文化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文艺大众化”这四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究,并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的实践活动经历,提炼出具有北京舞蹈学院特色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路径。围绕教育的本质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结合实践活动中生动鲜明的例子,总结北舞学子“以舞报国”精神的淬炼和养成,以期实现“根植爱国情怀培养,提炼舞蹈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构想,从而培养出能在未来担任民族复兴大业的舞蹈文化使者。  相似文献   
27.
姚婷婷 《科教文汇》2014,(17):213-213,220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型高等教育的产物,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综合办学实力方面,新建本科仍与老牌本科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不足。要推进新建本科的良性发展,首要问题是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28.
从2001年起,笔者以山东男排、国家男排二队和雅典奥运会男排决赛的多场比赛得分统计为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发球、拦网、防守反击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运动队水平的高低和比赛的胜负.提高发球得分率,加强发球、拦网、防守和强攻突破能力的训练才是提高我国男子排球运动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asons why long‐serving teachers remain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nterest in teacher retention has grown in recent years, both in the UK and internationally, due to concerns over teacher shortage. However, most research on retention has focused on why teachers leave; this paper aims to fill the gap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itive reasons why long‐serving teachers stay in the profession, and how these reasons change over time. We define ‘long‐serving teachers’ as teachers who have taught for 10 years and more. We draw on a subset of data from an existing, broader study (Menzies et al., 2015 ) on why teachers enter and stay in the profession. In this paper, we draw on questionnaire findings from over 900 teachers with 0 to over 30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interviews with 14 long‐serving teachers, to understand why long‐serving teachers enter and, more importantly for our purposes, stay in teaching. We find that teachers’ motivational patterns are highly complex and influenced by school‐level and policy contexts. Nonetheless, two prominent retention factors are identified: teachers’ perceived professional mastery and altruistic reasons. Perceived professional master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ue to its mutually reinforcing analytic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reasons. We find that teachers’ identification with intrinsic, altruistic and perceived professional mastery reasons become stronger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but in some cases, paradoxically, so does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extrinsic reasons. From our evidence, we sugges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the retention of long‐serving teachers.  相似文献   
30.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被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随着国际贸易合作的日益增多,北部湾经济区需要大批英语水平高的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广西高校在应用型人才英语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着偏差,需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学生实践训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