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930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79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悲剧的灵魂并非依附于作品,而是存在于作家的意识中,但更多的,悲剧是人类的“百年之梦”,是人类社会的“原始意识”。  相似文献   
22.
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得以成立的构成要件之一。该文分析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之要件的诸多弊端,即造成刑法理论上的冲突,带来立法与司法上的困惑。从而得出结论,不应以其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而应作为一个量刑情节。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渐突出。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中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4.
从形式合理性的角度来审视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重在阐明无论在立法、司法或刑事法律理念中,都要坚持形式高于实质的原则,因为我们要追求正义的结果,就必须经历正义的过程,而该正义的过程便是形式合理。  相似文献   
25.
性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性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加强对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本文在广泛的调查分析后认为,高职生性道德现状存在二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性道德观念陈旧与开放交织,二是性道德行为具有自主性、轻率性和可变性特点;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与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学业特点、性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大众传媒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致险源,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过失犯罪率不断上升就是明证。过失犯罪是由主体内外因素综合互动引发的,但是行为主体社会责任感不强、经验泛化和注意品质的缺陷是导致过失犯罪的主要因素。因此,行为主体注意调适和优化上述三个方面,就能够有效地预防过失犯罪。  相似文献   
27.
国际恐怖主义是一种严重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罪行。国际社会应统一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 ,加强反恐怖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及其它国际法准则。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行动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在日华人数目的不断激增,华人在日本国内犯罪的比率也一路攀升,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作案手法也越来越残忍。导致华人犯罪率提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引起的后果也相当深远。两国政府显然都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了双边措施与合作打击的力度。总体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毕竟,中日友好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2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认为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积极采取对策预防大学生犯罪,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0.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