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9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教育   13676篇
科学研究   2439篇
各国文化   79篇
体育   1511篇
综合类   132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3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533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343篇
  2013年   2085篇
  2012年   1695篇
  2011年   1629篇
  2010年   1153篇
  2009年   1065篇
  2008年   1152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314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61.
认识主体的个性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塑造而成的.文化个性塑造的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其方式有经验的示范和理性的文化训练等.文化个性塑造最基本的中介是语言符号.文化个性塑造的实质是个体心理机制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在众多教师的观念中,科学知识是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正确性”等特性的,由此造成教师创新意识淡薄,教师教育研究相对滞后,教师缺乏对知识及课程的反思、批判、追问与探究,致使教师不能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霸权”、“知识霸权”的存在。从社会建构论的视野来看,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等特性的。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更新教师的科学知识观、使教师养成创新意识及能力,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3.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在近代化起步后受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其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对“天下移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对清末民初移风易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理论上积极倡导,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扬移风易俗的意义,主张剪辫易服,废除跪拜,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婚姻自由,并组织风俗改良团体,制定法令,发表演说等。二、他们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更以可贵的勇气身体力行,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并体现出大多以西方国家的习俗为楷模、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参与领域广泛和女留学生更为注重妇女解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方略下,如何进行高校道德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讨论了社会性道德背景的产生以及道德教育与社会性道德背景之间的冲突,并考察了西方伦理学者对此问题的解答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保持道德教育中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特定的社会性道德背景之间适度的张力是一种较为明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5.
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是塑造大城市发展模式的三种基本力量。经济力量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力量是重要推动力;政治力量则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正是这三种力量的结合、互动和博弈塑造了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城市发展模式是当前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6.
刘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6):108-109,115
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一大批简洁生动、新颖奇趣的英语混生词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种出来,并以极强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掌握和使用混生词及其构词法一般规律,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7.
人格的塑造和发展要受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双重因素的交互影响。生物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社会文化对人格塑造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控制和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在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吐故纳新的发展时期,将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从教育理念、工作原则、工作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力创新,不仅对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效率有帮助,而且对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思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9.
合作教育社会性特点十分突出,在运行中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美两国实施合作教育的社会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美国高校和企业均有高度的自主权,且政府倡导产学合作,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政策法规完善;我国则市场机制不健全,高校受学制、经费等因素困扰,企业缺乏接纳能力,政府推进力度不够。改善合作教育环境是我国发展合作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0.
Induced by a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of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highlighting the underpinning aspects and values of social learning within teacher groups. Notions of social network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learning teams were taken as the main perspectives to influence this social learning framework. The review exercise resulted in four dimensions: (1) practice, (2) domain and value creation, (3)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4) organization. The indicators corresponding to these dimensions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social learning in practice. The framework of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can be of assistance for researchers as well as teacher groups that aim to assess their views on social learning and analyse whether these views fit the learning goals of the group or that adjustments are required. In this way, learning processes within groups of teachers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