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11篇
教育   1666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9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的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新时期的目标航向,是应该毫不动摇坚持的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入认知,并使之引领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5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90年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共经历五个重要的时期,结合具体的环境和实践需要,通过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回答,是中国共产党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课题的共同道路;制度和特征、本质和目标、价值和属性代表着不同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揭示重心的变化,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于社会主义认识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路径和具体成就,不存在所谓不同时期揭示之间的矛盾和背离。开辟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课题揭示的共同成果。  相似文献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是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并建立在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之上,根据中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广泛愿望,立足于解决人民主权问题并充分保障人民利益的民主发展道路。主要通过探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这两大重要问题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4.
高职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独立群体,其与本科大学生有不同的人文素养和认知水平。对高职学生的学业观、择业观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科学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取向,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学业观和择业观。本文从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入手,剖析了高职学生"学业观、择业观"现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下高职学生"学业观"和"择业观"的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55.
十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提了出来,相应地,就将毛泽东思想划分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外。这一划分引起了理论界的讨论:应当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贡献,并很好地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探讨这一问题,就不得不对薄一波曾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的提法进行分析。弄清楚了这个提法的背景、内涵、意义,仔细地、辩证地分析这一提法的合理性,有助于厘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6.
诺思与马克思都非常重视路径选择在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二者的思维范式却迥然不同。诺思从路径依赖角度论证不同制度下的行动者初始选择的差异,并认为是产权结构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决定和规范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生产看作是历史的前提,人类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决定的。马克思把革命和改革看作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这一路径选择直接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57.
苏联是第一个建成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因此也就成为了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本土化的试点。实践表明,苏联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方面是成功的,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是失败的。无论是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还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法治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即使在今天,对于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国来说,其经验教训仍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依据和方向标。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在文化建设中要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创新。  相似文献   
59.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地,是中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成功实践,回答了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搞改革开放;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广东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广东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从政治结构看,它们国体一致、政体相同,指导思想一脉相承。但它们在政权的阶级构成、中央人民政府的性质、民主与专政的职能等方面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