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08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30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论述了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需要重视的问题,即充分重视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积极创建多彩的校园文化,开辟新型教育途径,整合各方面力量,强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2.
哲学咨询是一种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和价值错知的活动,其很多思想和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经实践检验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帮助大学生"建构"正向的人生价值观,而哲学咨询可以作为这种"建构"的纽带和教育的方式。哲学咨询的反思批判帮助大学生辨明社会思潮的正误,咨询对话有助于大学生认同正向的人生价值观,集体探究促进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大学的哲学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与践行,哲学咨询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3.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党团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4.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建基于对苏联模式问题的准确把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和对待苏联模式,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破苏联模式的困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苏联模式虽然不复存在,但仍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抗击汶川地震过程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生动实践,并发挥了持久的教育作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我们应积极探索总结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普及。  相似文献   
147.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手稿》最深刻、最重要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再生产自然”思想是《手稿》的一个重要思想,挖掘其深刻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重视不够、效果不佳、内容和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设想.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得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师德先行和学生主体的结论,为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标,是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旗帜。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五个强调"重要讲话,贯彻"四个讲清楚",紧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维,培养大学生全面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着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