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430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1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7 毫秒
94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三大构件,统一于社会主义义现代化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性质并为其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42.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崇尚精神解放,主要表现为对长期以来儒教所规范的政治伦理人格的超越,及其审美上对个体自由精神的崇尚,于是魏晋士人便把远离尘世的自然山水作为向往自由的精神寄托之所。嵇康作为魏晋士人中的佼佼者,由于他崇尚清淡玄理,从其诗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人格美、精神美、自然美,这种追求代表了那个时代一大批士人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943.
张洁的《无字》、铁凝的《大浴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中国当下女性写作的三个主题流向,即苦难的女性成长、凄楚的精神救赎以及深刻悲凉的历史批判。当然,三位女作家的三部重要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944.
人的属性是就人作为一种物质形态而区别于别的物质形态来说的。人的属性中有物质属性,亦即自然属性。人的属性中也有精神属性,但人的精神属性并非是对应于物质属性,因为它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从属于人的物质属性,它在形成和存在上又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所以,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不能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么两类属性。不仅人的意识、精神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而且人的其他许多具体属性特点也是在社会性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社会属性就成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社会属性是可以跟自然属性平行、并列的属性,又是跟自然属性相互依赖的属性,于是,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只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么两类属性。  相似文献   
945.
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应注重推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合作。宗教群体,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与社会实体,其本身特质及其长期的中国化经验成为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与保障。而城市的客观状况又决定了其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也不应该忽视对宗教资源的运用。由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引下,不断推进宗教在微观、中观及宏观的层面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参与,但也要随时关注其中存在的隐患与张力。  相似文献   
946.
灵焚是散文诗界一个不容忽视的独异存在,是当代散文诗坛的一大怪杰,是关切人类生存和精神处境并建立在深广文化与知识背景上的一位诗哲。他总是超越生存的悲欢,巡回于人类内心境况的悖论与荒谬的地带,把我们引进人迹罕至的精神陌土,显示生命的虚无、恐惧、困惑、缠绵、坚毅、率真等一幕幕心灵图景,孜孜以求灵魂上的魄力与韧性。面对"在者"的诗性言说,寻找"情人"的精神旨归,直面终极的灵魂救赎,突出重围的审美自足,使灵焚的艺术文本,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散文诗在当下的趋向。  相似文献   
947.
“藏富于民”不仅仅是经济、物质方面的财富蕴藏于民,还应包括精神方面的财富藏于民。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藏富于民”的思想在我国古代、近代教育思想中都有所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文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培养的能力等精神财富也需要蕴藏于民。从教育的视角看,教育是将知识...  相似文献   
948.
心灵的重奏     
<慈善诗选>是一部由爱心凝铸而成的诗集.情感的真实性和强烈性是它突出的审美特征.在创作上它体现了群体性与个体性完美结合的特点.群体性的精神品格和心理情感提升了诗的境界,升华了诗的情感.  相似文献   
949.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神人以和;二是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三是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一是政治管理之策;二是生存状态;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审美境界。具有连续性、整体性思维特点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提醒人们“慎终追远”,给人类灵魂以现实的、普遍的“终极关怀”,这对于熔铸人类共同的信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950.
民初社会时尚流变包括剪除发辫,改良服饰、装束,革除缠足恶习,改革礼节、称谓和婚丧习俗等。其特点主要是依靠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力量的推动,并带有鲜明的“崇洋”倾向,彰显出一定的变异性、复杂性和艰难性。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论述,以求揭示时尚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