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12篇
教育   68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61.
与西方经典叙事学批评的叙事结构研究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说叙事批评中的文本叙事结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在应用西方经典叙事理论进行有效批评操作的同时,也凸现出文本叙事结构研究上理论创新能力的薄弱。  相似文献   
762.
巧用“陌生化”理论 促进小说创作生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从技巧上说, 就是用不平常的手段表现平常的生活, 即用“陌生化”手法。“陌生化”这一概念是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施克洛夫斯基等人提出的, 意在瓦解人们的常备反映, 使生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露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763.
汪曾祺是新时期相当活跃且影响颇大的小说家,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80年代他的小说风靡一时,90年代尽管他早已古稀,仍笔耕不辍,创作了几十部短篇小说。认真考究这三个年代的创作流程,就可清晰地勾勒出他整个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64.
本文考察了宋元话本———公案小说中一种特别的叙事结构 :制谜 (隐藏作恶者 )与揭谜 (揭露作恶者 ) ,以及凝结在这种叙事结构中的人性善恶。力图在简洁的分析中阐明这种叙事结构与人性善恶所具有的文学和文学史意义 :早期中国通俗白话小说在总体不免粗糙的情况下 ,实已在局部发展出了某种具有一定水准的小说观念及小说形式。同时 ,将他们在把握现实生活和人性世界时所体验观察到的复杂内容与其小说形式结合为某种整体 ,从而在文学和人性的历史发展中写下不能忽略的一页  相似文献   
765.
纪昀批判蒲松龄《聊斋志异》“燕昵之词、蝶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认为这些细节描写没有根据,他自己在创作中则通过强调故事得之于耳目,利用“鬼狐”超人能力等来展现心理等隐秘内容,从而化虚为实,有意写实。这些连同反对凭空虚构、人为制造偶然性等,共同构成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叙事上比较突出的特点。这种变化体现了清代笔记小说更为保守和符合正统观念的一种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766.
列斯科夫的讲述体小说的文体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其中来自人民中的故事讲述人超越作者——叙述者主导叙事,成为小说话语的主体和客体,从而改变了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内在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767.
当代作家韩松的科幻小说几乎每一部都创造出了一个比较独立的完整时空,而且具有相对闭合的特点。多部小说之间存在相通之处,即对异空间中两性的刻写和隐喻、对超智灵魂的描述与肯定、对扭曲时空的建构以及对乌合之众的讽刺性塑造皆有动人的力量。大开大合的异时空将过去与未来无缝连接,小说人物所处的当下,宇宙变成了一个可以被修改的生命精神的载体。当代科幻小说正是在预见未来的可能性中呈现并思考过去和当下,以"异时空"的警喻来唤醒人类对失范行为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