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662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19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用在动词后,可以表示趋向义,也可表示继续义.不同义"V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后接宾语、能否扩展、能否拆开、"V上"中的"上"能否用"下、起来"等替换.  相似文献   
102.
现代日语量词"本"的原型用法是表示细长物体的量,其扩张用法是表示运动时有轨迹的物体的量,边缘用法则是表示没有具体形状、但是内容上连贯,或时间上先后发生的、属于一个完整事件——比如人类的语言活动"记事"、"连载"、"讲演"等较新事物的量。另外日语中量词的使用,因不同事物,以及同一事物不同状态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3.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04.
《南柯记》反映出了作者一种自我批判的痛苦情绪,是一个产生于自我克服要求的心理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蕴也是汤显祖人生悲剧的写照。作者王政理想破灭后,欲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却始终割舍不断一"情"字,因此作品中有出世与入世的痛苦选择。另外作品中的人生如梦思想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05.
口部动词是动词的特殊小类,也是对外汉语集合式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集合。通过对《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口部动词的研究发现:口部动词可分为四类,且义项丰富,多义口部动词义项泛化的基本形式为:"口部动作义→一般口部动作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口部动词的使用频度与大纲的设计基本一致。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对外汉语口部动词的教学可以遵循区分频度原则、分别释义原则和汉外对比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6.
国际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已成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十分重要之途径。通过与12名接受英国高等教育的博士毕业生个人访谈,分析研究对象之定性、定量数据,发现国际教育有助于积累个人文化资本,其本身包含着明显的象征资本。得出结论:留英经历对中国学生个人事业发展和取得成功起着里程碑的作用;国际教育影响中国高层次人才之培养。  相似文献   
107.
汉代的画像艺术中存在着大量蟾蜍图像,这些图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月亮的代表。蟾蜍成为“月精”的历史久远且多有变动,因此造成一些讹误;二是作为西王母仙境的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图像学和原型批评方法,旨在厘清蟾月关系的发展脉络及蟾蜍在汉画西王母仙境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张明宇 《天中学刊》2011,26(4):79-83
关于名称的意义,现代语言哲学家主要持两种观点:名称有意义论和名称无意义论。建立在摹状词理论基础上的名称有意义论认为一切名称,无论是专名还是通名,都有各自的内涵并且其内涵实质上是一些缩略的摹状词或伪装的摹状词;名称无意义论认为名称是固定指号,而摹状词是非固定指号,固定指号无意义,名称和所指对象是通过因果起源和历史链条联系的。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审视,如果以是否形成概念作为名称有无意义的标准,那么通名有意义,而专名由于范畴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成员,可分两种情况:典型成员无意义,非典型成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在语言学史上关于"除非"所表的语法意义有五种观点,实际上从形式角度及事件框架角度分析"除非"只表示两种语法意义:必备条件和排除条件。根据焦点理论"除非"句可分为"唯一条件句"和"非唯一条件句",运用梯级模型理论,并根据焦点域中各成员间能否建立梯级模型,"非唯一条件句"还可分为"平行式"和"递进式"。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对地方高校的3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的生命意义感总体处于偏低水平。2.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在生命自主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生源地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3.对父母期望的主观评估及就业前景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较大。对父母期望主观评估不同,学生在生活目标和生命价值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前景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形成有显著影响作用。学习压力感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