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4713篇
科学研究   4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82篇
综合类   4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学数学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整个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能力,也就是学生能明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应把起妈的形式逻辑知识和辩证逻辑知识贯穿其中。以形式逻辑知识为主,兼顾一点辩证逻辑知识。通过逻辑思维的教学,使学生能深刻地提示概念、判断、推理的本质,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2.
道德建设策略理念是道德建设理论、思想,在行为者价值结构、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的内化,是行为者实际认同、接受、建构的思想、观念。在道德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中,策略理念具有枢纽功能。现实的道德建设策略理念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前提、理论前提和事实前提三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应主要包括教育改进、宣传拓展和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113.
公共政策价值观的构成、功能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价值观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模式。公共政策价值观的构成要素是复杂多样的,公共政策价值观的整体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交换、说服、强制等方式整合实现。  相似文献   
114.
STE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教师在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四环节教学策略:第一,引入生活,创设情境,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第二,设定方案,选择材料,制作解决问题工具;第三,小组合作,科学验证,技术检测解决问题;第四,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归纳提升。这个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素养、技术素养和数学素养,进而在综合性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5.
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和谐社会也需要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共生和包含关系。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和谐性质,既要看它是否有助于化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增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秩序,又要看它在社会发展的未来取向上是否有助于促进人们以社会和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6.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而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7.
生物课程改革是生物教师极为关注的,因此,帮助生物教师提高课程理论水平,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增强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是"生物课程改革专题"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8.
对初中生坐标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需要研究学生数学概念的发展水平,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理解概念就意味着去建立一个系统确定相关概念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学生概念科学化的过程,进行数学课程改革,要认真研究学生数学概念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出发点,数学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9.
在徽州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中,孕育了独特的徽州传统乡村聚落文化.这种聚落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风水术的影响,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意识观念,对现代生态聚落的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0.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