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367篇
科学研究   165篇
体育   308篇
综合类   24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掌握其方法,否则就很难理解诗歌的特别含意。这类方法主要的有挖掘诗歌题目的内涵,分析诗人和时代背景的联系、理解诗歌表象的指代意义、鉴赏诗歌的语言,等等。  相似文献   
22.
继续教育是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而提出的迫切要求,具有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长远效应。文章从分析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出发,在深入认识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这是实现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立论之基,文章还提出了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3.
文化定型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负面作用,学者们历来冠之以文化定型"悖论".本文从哲学的层面来观照文化定型,认为文化定型与其它人类认知一样具有自身的矛盾,是浮离于现实的理论抽象,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只有把握文化定型的哲学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24.
主观世界的心理物质、自我心理和心理社会三个心理区域称为主观世界的三维空间。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质就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自我心理世界内部的和谐变化导致的心理物质和心理社会世界三维心理空间的膨胀。研究心理三维空间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主观世界的运动的量变转化为质变机制,从而更好地研究不同个体的心理素质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结合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研究主观世界运行规律和机制,科学系统地构建心理世界的三维空间理论对于研究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心理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普通高中基层弹性教研组织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中基层教研组织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教师成长、发展、互动的群体。尽管传统教研组织在“教师职业化”方面意义深远,但其在现实中过于彰显科层性管理功能:只涉及问题的解决,而不注重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界定;高扬的“工具理性”阻碍了“教师职能的专业化”的发展。面对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问题,本研究认为:对教研组的研究和改型变得十分必要;构建一个弹性教研组织作为教师反思、批判和发展的平台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6.
浅谈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秀的校园精神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当前,努力培育和营造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一流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外哲学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些基本观点有其不合理性,即颠倒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未能架起"现有"与"应有"的桥梁,充满了先验色彩,从根源上滑向了唯心主义;分析其存在缺陷的原因并结合自然、社会因素,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正确的,即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联系国际国内现状,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词汇是语言的主要构素;词汇不仅有其字面意义,还有其内涵意义。在语言中,词汇和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不同侧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语用差异,这既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反映出词汇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9.
试论重玄学的内涵与源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玄”概念多被理解为有、无双遣,视为受佛教“非有非无”中观学影响而产生。本文以为,重玄学的是遣有、遣无、遣其遣的三重否定,并不仅仅是有、无双遣;它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本体论。它肇源于郭象的《庄子注》,孙登将其运用于诠释《老子》,最后由成玄英在其《庄子疏》和《道德经义疏》中集其成。它是一种纯哲学思辩,不属于哪一门、哪一派、而是为儒、道、释三教所融摄、所应用。  相似文献   
30.
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重建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成功实施和学校成功改进的前提条件。然而,现阶段大家对于学校文化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为此,需要借鉴国外有关学校文化的理论,对学校文化的基本问题,如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的基本分类与描述标准、合作性的学校文化以及学校文化变革的基本原理等进行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