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4017篇
科学研究   61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00篇
综合类   363篇
信息传播   2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化产业是我国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就产业属性而言,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系列中的一种产业,具有产业发展的共性;同时文化产业又属于精神生产范畴,遵循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的生产规律;文化产业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三种属性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产业。只有既考虑其一般性,又尊重其特殊性,才能制定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72.
本论述了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并从被动语态,it以及抽象名词三个角度分析了二在主语与动词的使用上体现出来的差异。  相似文献   
73.
在“学习”已成为每个人重要生活内容的今天,研究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就有效学习的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①明确主选的学习目标及其意义;②博专结合的学习定位;③务求真知的学习态度;④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品格。  相似文献   
74.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这也是基础教育所确立的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用以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为核心而形成的新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及评价观来指导教育实践,必将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75.
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细胞,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然而,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来说,我们必须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合理定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可行性及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6.
本文调查了非英语专业一年级高职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取向,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最能反映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四种取向为:学业(工具型)取向、知识取向、事业(工具型)取向、社交取向;这四种取向可以解释83%的动机。  相似文献   
77.
高等职业教育在狂飚突进的发展中,一方面正逐步走向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地带,一方面也伴随了一种愈来愈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只有在教育思想的审视中重新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位,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才可能引导高职教育沿着正确的发展轨道向前推进,也才可能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找到依据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78.
激发者角色定位与影响激发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丽 《许昌学院学报》2003,22(4):118-12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讲授,而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师职业的这一角色定位不仅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更是由其影响并激励学生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激发者,应当具有准确地理解学生学习动机、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具备首先能够激发自己动机的素质。  相似文献   
79.
"诗界革命"论作为全球化东扩中的一种本土诗学投影,其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王韬从"地球合一"说出发,率先开辟全球性"奇境幻遇"。黄遵宪兼顾书写异古之人事和语言的俗化及新词语运用,为"诗界革命"作了进一步准备。梁启超以政治家的敏锐触角从黄遵宪等的诗歌革新实践中认识到诗界走向"革命"的必然性并实际吹响这一号角。其初衰在于通过诗歌的开创性变革而唤醒知识分子的以欧洲为范本的普世的社会变革渴望,但客观上却发起了全球化东扩中的一场本土诗学动员,让此前较为隐晦的全球化东扩的诗学维度转而以豁然鲜明的姿态亮相。作为全球化东扩的本土诗学投影,"诗界革命"论具有幻影与阴影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现象入手,对我国现行立法中“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进行了阐释,井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文章最后建议应重新定位二者问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义务本位的作法,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