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教育   4784篇
科学研究   4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98篇
综合类   97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扼要阐述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重大突破,还简要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喜剧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摇摆在各种电影类型之间,因为没有合适的“化身份”而步履维艰,究其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中国特殊的化传统和特定的社会氛围的制约和影响。本试图从人心态的演变来分析中国喜剧电影发展的轨迹和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通过客观分析和总结,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应该逐步运用和推广语篇教学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取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意识,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的综合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4.
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和演进,每个千年构成了特征明显的阶段.包括初创、形成、重构和衰落.反思中国文化的千年嬗变,可以看到宽松的社会环境、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文化创造的外部环境.追溯文化创立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吸收其它文化的有益成份是文化创造的内在动力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5.
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萧红通过其作品描述了女性人生的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深刻揭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及奴性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6.
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现着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气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天才。本文就传统图案的设计思想和历史发展中几个重要阶段的特征等几个问题作了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7.
当代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休闲性的民俗游戏,很少有与古希腊大规模竞技相同和类似的成分,即使是竞技性较强的项目,也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竞技导向格格不入。它极具生活情趣,以人为本,运动休闲,突出了丰富的娱乐内容,是社区体育取之不尽的素材。为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导思想,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发展对策和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8.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反思、一种寻根的意识,谈传统文化和文化主体意识的人日渐多了起来。但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主体意识?文化全球化了我们怎么办?对这些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形成、内涵和特点,文化主体意识应包括哪些内容,以及面对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29.
通过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对比,结合本地中学对化学教师素质的要求,重点探讨了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与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利弊并提出了将两者协调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