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3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篮球、蹦床运动员在辨别任务中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辨别任务形式比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实验为"3×2×3"的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被试组别(篮球运动员、蹦床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各16人),组内变量依次为靶子位置(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和线索化开始到靶子出现的时间间隔(SOA,400、600、800 ms).结果发现:篮球运动员、蹦床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分别在SOA为400、800和600 ms开始出现返回抑制.说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篮球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能在较短的SOA中出现返回抑制,而蹦床运动员没有表现出返回抑制能力的优势,需要在更长的SOA中才能出现返回抑制.返回抑制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训练监控、定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以上海市蹦床队5名一线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与足底压力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的预跳和5个基本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研究男子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基本技术动作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分布的特征及足底压力分布的一般规律。为蹦床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蹦床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提供客观指标。研究结论:运动员完成不同基本技术动作足底压力分布特征规律相同,足底压力合力变化、压强峰值分布和压力中心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触网起跳过程双足压力合力呈单峰曲线网面达最低点时双足压力合力最大,双足压力合力最大值可达体重的3.04倍。压强峰值表现为双足第五趾骨区较高。运动员在起网蹬伸阶段双足呈现出压力中心偏移现象,与运动员起跳过程中双足用力不均有关。  相似文献   
53.
主要采用影片解析法 ,以我国蹦床集训队中 2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网上两周类空翻基本难度动作连接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分析。得出在入网时 ,采用全脚掌入网 ;压网阶段膝关节先缓冲或保持一定角度然后再蹬伸 ,而踝关节却处于缓冲状态 ;离网阶段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变化与连接空翻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在连接过程中 ,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远远大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重心基本呈垂直上下运动。  相似文献   
54.
对十运会蹦床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成绩、动作完成的质量及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已经挤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但在动作技术上离国际优秀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动作高度普遍不足,动作的稳定度较差都值得教练员关注.建议在今后的蹦床训练中,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高度上去,同时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55.
2005年全运会蹦床网上比赛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参加全运会蹦床比赛运动员技术指标的比较,揭示了各种比赛的制胜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蹦床运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资格赛动作难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水平与世界强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做第一套动作时,屈膝、勾脚、屈髋、分腿现象较多,且动作临场发挥不稳定;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二套动作质量的提高相对滞后于动作难度的发展;整体实力还不强,发展得不平衡,没有形成集团性竞争优势。因此,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是提高我国蹦床竞技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新规则的变化对蹦床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05-2008年新周期国际蹦床评分规则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新旧规则的异同进行比较,探讨了新规则对蹦床运动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规则不论对动作的创新和难度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对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蹦床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化训练和难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8.
本文采用三次文献、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国内外2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蹦床运动员的第一套动作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高水平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一套计难度分动作的难度值接近平均值;在成套动作难度值方面中国运动员较外国运动员变化明显,并且难度值普遍大于外国运动员;至于难度战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59.
采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蹦床后备力量位移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位移问题是我国蹦床后备力量普遍存在的问题,起跳技术的好坏是影响位移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对我国蹦床后备力量的训练的加强和成绩的提高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0.
奥运新周期中国蹦床运动技术发展及动作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国内外蹦床项目的情况和未来蹦床项目的发展趋势,对蹦床的动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新规则的建议。认为,当前我国教练员应对蹦床动作的类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应在运动员已掌握动作的基础上选择未来的技术发展,同时将预赛两套动作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进行动作编排,提高预赛两套动作的总难度,减少因调整整套动作对完成质量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