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12522篇
科学研究   1114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738篇
综合类   752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1287篇
  2013年   1127篇
  2012年   1509篇
  2011年   1531篇
  2010年   1079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1158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709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分析了非专业数学学习中的理解障碍,教学中不要把概念的推理证明当作惟一的教学方法,利用实例类推法与实例归纳法也可以教授数学新知识。  相似文献   
102.
从对社交指示语的翻译入手 ,论述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的限度 ,旨在说明翻译理论不应只探讨翻译的原则问题 ,还应该纳入语用学、逻辑学、语体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探讨语言系统之间的翻译限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国内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实验以传统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探索性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教学偏重实验结果,是一种再现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实验探索未知的意义,造成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创造能力,思维呆板,认识问题的方法单一,跟不上石油工程学科培育人才的发展要求。探索性实验,重在对未知的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其思维僵化的状态、培养思维灵活性,对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在英语句子中,有四大类句子,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这四大类句子中,感叹句教学是比较困难的,本文揭示了关于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感叹句用法的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大众阅读需求、阅读习惯的改变,使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翻译的定义,翻译应体现时代性,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信息时代的翻译教学,除了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现代翻译理念的培养和现代翻译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6.
翻译离不开文化的传递,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在的文(target text)中再现原文(source text)的思想内容,促进文化交流。文章从分析东西方文化意义完全不同的两组对应词“龙”和“dragon”与“东风”和“west wind”入手,阐明了翻译中的直译是值得推崇的文化传递途径,其能保留原语文化,使读者感到新鲜生动;能丰富译语文化,扩大读者的知识视野:能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财务活动已不再是简单的取得财政、事业收入,拨缴规定款项,和核算相关支出。作为会计主体,高校会计核算的内容正逐步走向多样化、复杂化。鉴于这种情况,应尽快在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现金流量表,全面反映一个学校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和净增加(减少)情况,以改变现行高校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决策依据不充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将阐述汉英科技翻译中应遵循的准确性、清晰性、简洁性和客观性原则,并对实现这些原则拟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9.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国际交流更加频繁,综合素质高、专业精通、外语扎实、具备较强翻译能力的实用复合型翻译人才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只靠规模有限的英语专业来培养翻译人才,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这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成功转型提供了契机。大学英语设置翻译课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0.
诗学理论中的"性情"说,发展到宋代,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北宋的中后期开始,理学思想及方法对于诗歌理论和诗学方法的渗透,儒家传统诗教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涵,因理学的观念和概念的提出而扩充了.其中首先是对"发乎情志"的界定.此时的"情志",已经不是原先单纯的出于自然的诗人个人情感,而是所谓合乎"天理"的"自然",这样,诗人的自然之情便要受到某种制约,而不是像先前那样,是随意的流泻.这里藏伏下来的因素,日后便成为后代诗学方法中,强调"性情"与"法度"统一的先兆.诗学理论与实践中,所谓的"自然"与"法度",或者"性情"与"法度"的统一,在"理"和"道"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施,而只能落实到具体的诗歌技巧如"平仄"的运用中去.理学范畴中的矛盾最后导致诗歌创作实践中摹拟措施的产生.严羽及<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观点的形成,都与宋代理学观念与方法有联系,而并非仅仅是"以禅喻诗".甚至可以说,严羽只是对前期深受理学方法影响的唐诗观的一次专业性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