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642篇
综合类   27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分析了排球单脚起跳技术的特点及其运动生理学原理,并对单脚起跳技术在排球快攻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2.
论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二宇  马馨 《体育科研》2001,22(4):6-7,14
从多年跟踪跳高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角度,结合备战2002年亚运会和九运会的科研工作,就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3.
负荷时间长短对纵跳能力影响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运动学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强度持续运动约3分钟左右,纵跳的跳起高度、起跳速度等运动学指标显著上升,蹬伸时间及到达最大力值的时间缩短;运动5分钟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只有在适宜的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运动学特征才进行有利于运动能力发挥的较好的组合状态。  相似文献   
84.
三级跳远在奥林匹克百年历程中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运会初期欧美国家垄断三级跳远奖牌,本世纪中叶高跳型技术的运用将成绩大幅度提高,尔后平跳型技术开创了三级跳远新时代。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世界三级跳远水平迅速提高,形成全面冲击18米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
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克服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克服的方法,同时,提出了提高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6.
摘要:针对我国男女三级跳运动员的技术数据,通过调整运动员起跳时速度转换系数,模拟运动员可以达到最好成绩的三跳比例和技术类型,从而了解技术类型和速度转换系数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采用平面摄像与解析的方法,选取我国三级跳运动员男子7名和女子6名的比赛技术数据进行分析。应用Yu(1999)开发的三级跳模型对不同速度转换系数条件下3次跳跃距离进行模拟,分析每名运动员能够获得的最远实际三跳距离,以及相关的最佳跳跃技术类型和速度转换系数。结果显示,研究中的运动员存在可达到最大三跳距离的最佳三跳比例策略,如采用最佳三跳比例策略,可使比赛成绩平均提高70厘米以上。速度转换系数会影响最佳三跳比例。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尽量减少损伤危险的基础上选择可以达到最大三跳远度的最佳三跳比例。  相似文献   
87.
以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幸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法等方法对其运动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郑幸娟在一定高度下比赛心理控制能力不足,技术变形大;助跑中助跑弧度小、身体内倾不够、肩轴扭转过大;起跳中起跳着地内倾小、水平速度损失大、旋转动量小.通过这些分析,建议适当增大助跑弧度,加大身体内倾,增大起跳水平速度,提高过杆放腿意识.  相似文献   
88.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跳远、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对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跳跃远度项目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下降,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三级跳远的成功率普遍高于跳远的成功率;男子跳远运动员最优成绩较多的是在后3轮创造的,女子跳远运动员最优成绩大多在前3轮创造的,且统计检验的结果非常显著,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最优成绩多在前3轮创造;跳远运动员前8名有效成绩的平均变异系数差异不大,三级跳远前8名有效成绩的平均变异系数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该类项目总体稳定性较好,跳远比三级跳远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89.
在当今篮球技战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篮球运动比赛中跳投技术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跳投不仅是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且跳投技术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赢得比赛最终胜利,想在竞赛中获得更多的分数,跳投技术的掌握与发挥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力度对跳投技术的训练。本文通过系统化教学训练、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注意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同行们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90.
雍明  邹玉玲  陆阿明 《体育学刊》2011,18(6):119-123
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幸娟倒3步助跑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郑幸娟倒3步助跑弧线衔接不流畅,导致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助跑中两臂摆动动作不规范,倒2步摆动腿"牢固支撑"动作做得不够,直接造成身体内倾角加大;倒两步助跑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出现上升趋势,从而影响了助跑和起跳的衔接;助跑倒1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下降明显,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仅为5.94 m/s,比倒2步下降了0.64 m/s,低于国内外优秀女子运动员;助跑倒1步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垂直速度为正值,身体重心呈向上运动趋势。郑幸娟跳高的倒3步助跑技术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