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教育   7408篇
科学研究   851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667篇
综合类   65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657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实效性低是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根源是道德教育与生活脱节。生活德育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激发道德需要为原则,以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建设民主化、师生情感联系生活化、校园文化特色化推动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运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82.
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庄子》是一部诠释自由的书。《养生主》说养生同样是说“自由”,而要达到“自由”的境界,必须实现对“道”的观照。那么“养生之道”是什么?《养生主》用了几则寓言来阐释“养生之道”。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养生之道”就是“养神”,这也正是养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983.
《庄子》和《瓦尔登湖》是庄子和梭罗的代表作品。试图从他们的生活和作品中研究庄子和梭罗人生观的内在一致性。他们都热爱自然,都“自愿贫穷”,崇尚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他们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精神上。他们都要求回归自然本真,崇尚天人合一;他们都反对人为物欲。他们在追求简单,自由,独立的生活上面具有一致性。他们的人生观指引着我们人类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他们的思想对于认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984.
孔子的人生美学主要是以“礼”“乐”来实现“仁”,以“仁”作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的最高目标。在现代化经济和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人的本性产生的转轨与变异,使得孔子的人生美学再次被遗忘的大众所怀念。论文拟从日常生活审美的维度来探讨一下孔子人生美学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985.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86.
文章从志、情、智三方面对生命教育的开展实施作了深入剖析,指出理想教育、艺体课程、心理课程和教师的生命感召力都是生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也是学校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工作各领域得到渗透,应该做到让学生快乐地追求、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987.
证明了在同构意义下P^2阶群共有两类:一类是循环群,一类是可分解为两个P阶真循环子群乘积的可换群.  相似文献   
988.
文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西省六所高校注册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进行无结构式问卷调查.在自编的《江西高校在校大学生人生信念调查表》收集采样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中西文化倾向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信念的影响状况,强调文化对人生信念的影响以及文化自觉对人生信念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9.
晚明社会,旅游活动异常兴盛。这种风尚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广的社会环境背景。士大夫有感于政治黑暗,科举竞争愈加激烈遂无意仕进而走向旅游;另一方面,也与商品经济撞击下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而交通条件与旅游环境的改善也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旅游活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990.
沦陷区诗人南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共性,它们具有浓厚的古典主义情调,和谐宁静。而“庭院”一词,作为他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这些诗歌内部空间的自足与封闭。而作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特例的《沉忧》则象征着对“庭院内的世界”的突围。它和南星其他诗歌一起,反映着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时代语境耐人寻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