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747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606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素质教育语境下,民族高校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应改革传统教学法,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也应在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品德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992.
论土家摆手舞的教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土家摆手舞,历经社会时代变迁,依然表现出特有的生命力:它以特殊的组织结构实现了学习者主体选择的最大化;以特殊的教育场域实现了族群意识和公众情感的充分感知;以特殊的教学关系实现了和谐的审美教育。土家摆手舞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对我国教育的制度化组织、教育所传授知识的类型、学校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3.
大奏鼓,原名"大典鼓"、"车鼓亭",发源地在石塘镇箬山里箬村,原先是由流行于福建泉州、晋江一带元宵节闹花灯时迎神"割火"时表演的"跳鼓"演变而来。大奏鼓的表演方式,是由男性7-9人扮演女角,身穿类似戏曲中的媒婆服饰,手执扁鼓、木鱼,跣足上场,且敲且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大奏鼓蕴涵着箬山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其价值正在蓬勃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教练、学生、训练、竞赛、设施、管理等多方面对娄底市的青少年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剖析舞蹈内涵,结合实践体会,重点探讨了舞蹈在模特形体和模特表演训练这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舞蹈对模特形体训练,具有的积极作用及舞蹈情感美和风格美在模特袁演中的运用。在模特形体训练中有效地融入舞蹈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和创造力以及美学修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460名小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1.校园集体舞是团体辅导的一种形式,2.校园集体舞能改善同学间的人际交往,3.校园集体舞有助于小学生友谊的建立。因此,校园集体舞不仅是一新的校园活动内容,而且对小学生在身心方面以及建立同学间良好的、正常的交往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游仙观念来源于原始巫教和道家学派,在信仰、仪式与方技三个方面规定了游仙诗艺在汉代的发展方向和艺术形态特征。汉武帝时代的郊祀活动通过对神灵的献祭祈求游仙长生,祭神乐舞发展为游仙乐舞,在《郊祀歌》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同时游仙诗也是两汉时代世俗宴享仪式上的艺术消费品。汉代游仙诗艺具有仪式性、表演性和在场性特点,是从《楚辞.远游》到魏晋游仙诗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魏晋文人同类题材作品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成为古典浪漫主义的重要范型。  相似文献   
998.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工作,分析了目前师范院校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师范院校舞蹈艺术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不同程度的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而且,对于本民族的形成、迁徙、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因此每种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它深远的文化背景。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自然环境、民族特征、宗教信仰共同影响与作用的结果。而他的发展则是历史发展和人类对其加工创造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00.
"呼吸"是人体的一种客观现象,在舞蹈中它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西方的芭蕾舞还是我国的古典舞对于呼吸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在舞蹈中如果缺少了"呼吸",那么内在的身体韵律就无从体现,肢体语言就丧失了原有的感染力。尤其是在朝鲜族舞蹈中,对于"呼吸"的处理和运用更是复杂多变,也正是因为这样,朝鲜族舞蹈的韵律才有其特有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