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58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从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及《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进行比较,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所谓的文明对爱情、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62.
n次方根nm可转化为方程xn-m=0的实根,本文给出了求n次方根的四种近似解法:二分法、迭代法、牛顿法和弦截法,并通过数值例子比较它们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3.
以2年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Ac100)、75%光照(Ac75)、45%光照(Ac48)、20%光照(Ac20)]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60d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桐花树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Ac100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最大,分别是Ac25的15.42倍和2.08倍;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和根直径均呈逐渐递减的趋势,Ac100的营养根根数和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Ac100的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分别是Ac25的3.85、1.37倍和14.59、1.68倍;根系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其在6月份最高,冬春季最低;而根系活力则呈下降趋势,其在冬春季呈下降趋势,在夏秋季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试验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光照强度下其根系发达,根系活力较高.而在25%光照强度(过度遮光)下不利于根系生长,且桐花树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遮荫环境.  相似文献   
64.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说文解字系传》虽为字书,但对词源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词源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中的“因声求义”不能与清人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65.
本以马克思理论发展的历史为依据,阐明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首要的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作风,反对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唯心主义形向上学的思想路线和作风。  相似文献   
66.
老子的柔弱不争思想,并非消极厌世,自甘落后,而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全身保家的生存处世之道,又是一种调节个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7.
本文概述了静止中心的存在、发生、细胞的分裂、环境对静止中心的影响以及静止中心与维管组织的分化,为根尖各组织区来源的阐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首先给出了一类有节点曲线上带平方根的Riemann边值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情况就是无穷直线上带平方根的Riemann边值问题,通过对未知函数的结构分析,将它们化为一般的边值问题,进一步又可将其化为经典的Riemann边值问题,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69.
刘三姐传说自唐景龙年间(707-709)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布洛陀神话中"僚三姐造歌"算起,就更加久远了。刘三姐现象的魅力至今不衰,在于她身上负载着壮侗仫佬毛南等民族祖先僚人久远的历史的文化基因,在于她身上人神中介的神秘,还在于她本身就是稻作文化的代码和符号。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这是民族生命之根,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保护和弘扬。  相似文献   
70.
俞立平  王艾敏 《情报科学》2007,25(7):992-994,1045
信息源失真是最本质的信息失真。本文在界定数据和信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的形成过程,构建了信息的处理机制。探讨了信息源失真的原因:在数据搜集阶段,数据搜集工具、处理者认知能力、调查对象的主观故意、沟通障碍会影响数据的准确与全面;在数据处理阶段,数据处理方法工具不当、处理者知识积累偏误及生理心理因素会影响数据处理结果;信息把关人也会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最后提出了解决信息源失真的方法和思路,有些信息源失真也许根本就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需要信息接受者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